0-1岁:人生的第一个敏感期 儿科医生常常嘱咐刚做妈妈的人,1岁以内,孩子要好好带,因为这段时间对孩子的发育很重要。的确,在人一生的身体发育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一个是0-1岁,另一个在青春发育期的某段时间。在这两段时间里,孩子的身体发育速度比其他时期快得多,如果在这两段时间里错过时机,如生了大病、持续营养不良等,会造成终生的缺陷。举例来说,现在36岁左右和50岁左右的我国成年人,平均身高比其他年龄组明显地矮2-5厘米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探索宝宝学习的奥秘 看着宝宝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纯洁无邪的神态,还有那丰富生动的表情,相信大多数妈妈都有过这样的梦想——进入宝宝的心灵世界。因为我们是多么地想知道宝宝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宝宝学习成长的奥秘。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宝宝开放的心灵是如何学习的吧。 宝宝的学习是很快乐的。你看—— 0-6个月宝宝的学习 对于半岁以内的宝宝,只要采取适合于他们的抚养方式,你就会发现其实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帮孩子除去嫉妒的“肿瘤” 小刚放学回来,一进家门,就冲着妈妈喊:“妈妈,现在当班干部的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讨好老师吗?” 妈妈问:“怎么了,这么大的火气?” 小刚说:“我们班这次竞选出来的都是那样的孩子。而我比他们能力强,学习也比他们好,竟然没有被选上,真是太郁闷了。” 妈妈说:“噢,是这样。那你嫉妒他们吗?” 小刚有点委屈地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学做孩子“知音人” 知道孩子今年几岁,喜欢吃什么,爱穿什么,也许并不难。但是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乐意干什么就不那么简单了,如何来了解自已的孩子呢? 1、细心收录孩子的生活资料。 从孩子出生起就给他建立家庭档案,用以记录孩子的言行。从孩子的言行中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各种情绪反映和生活习惯喜好等,这样教育起来便可做到有的放矢。 2、从多方面听取对孩子的意见。 从多方面获得孩子的资料可以避免对孩子认识上的主观偏见,有助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婴儿哭闹请试试心理治疗 婴儿的哭闹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件烦心事。婴儿长时间地啼哭不止,不仅使大人们心神不安,影响睡眠和工作,甚至会造成家庭的不和睦。年轻的父母一般只考虑婴儿哭闹可能是某种不适,如尿湿、患病等造成的。这里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对一向安静的婴儿,一连几天哭闹不止,而且父母抱在怀里时不哭闹,一放到床上就手脚乱蹬、哭闹不止,这是心理问题,是由于家长不良的强化过程造成的。 医生曾经在门诊接待过这样的一对青年夫妇,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走亲访友别忘教拜年礼仪 新春将至,小宝宝们也要跟着爸爸妈妈走亲访友去啦!不过,在把孩子打扮一新之余,您是否已经告诉年幼的孩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拜年小使者”呢?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胡育提醒家长,出门前,您别忘了给孩子先上一堂礼仪课。 别只教孩子讨红包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胡育在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时发现,或许出于好玩的心态,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喜欢教孩子学说这样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折射孩子理财教育的盲点 面对到手的成千上万的压岁钱,孩子应该如何支配,才能达到理财与做人的双赢? 打理压岁钱 如何实现双赢 春节快过完了,孩子们收了多少压岁钱、怎么花这些钱,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盘点筹划,给这个春节画个圆满句号。 一、交学费:既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 二、订购报刊、学习资料:帮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购买学习用品及益智玩具。 四、为孩子办理保险:解除孩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你的好心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很多做父母的,因为对孩子太好,这也不许那也不许,怕出危险,怕生事端;要不就是担心孩子受委屈、不高兴,真的是捧着怕摔、含着怕化……但偏偏是这些好心和过分的溺爱,这种一厢情愿的父母的“好心”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坏事儿”。以下10件事不受孩子的欢迎,你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害怕孩子之间争抢 故事:陈规带着妻儿回老家,当大人们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你对孩子的最佳作用何时发生 人是可变的,人是最佳的,人能够实现任何一种个体潜能,能够塑造自己的生活,促进周围环境的发展;如果我们的孩子做到自我实现的话,则他们就有机会发挥“最佳作用”。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具有最佳作用的人,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征:(1)他们能够有效地观察现实,与现实建立理性的关系,不被特别的需要或防御所歪曲。(2)他们能够接受自己、别人和自然,接受一切事物利弊的两个方面,不诽谤他人,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五种方法能让父子更亲密 母婴之间的天然纽带总是令宝宝与母亲十分亲近,那么父亲如何加强自己与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刊登文章,推荐了以下5种方法。 1.打造“父子空间” 人们往往认为女人比男人更懂得如何照顾婴儿,其实,男人在照顾婴儿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婴儿会喜欢这种不同的感觉。 专家建议年轻母亲,别怕把宝宝交给丈夫照顾,不必整天看着他们,也不必担心宝宝会不舒服,自己准备随时去&ldqu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不必戳穿孩子“假话” 我的女儿4周岁,经常爱说一些假话,比如她要玩水,她爸爸不让,她就会很委屈地找我,说爸爸打她,不让她玩水。这算不算说谎呢? 我很担心。怎么才能改掉这个毛病呢? 这里所谓的“说假话”,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撒谎。这个年龄的孩子,并不理解说真话的重要性,也不理解说“假话”的道德意义。她只是利用家里的条件,服务于自己的目的。如果编一个小谎言能让她达到目的,那么这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在恰当的时候再离开孩子 渐渐地分开。 宝宝培养起健康的自我意识的最佳途径是孩子主动地与妈妈分开,而不是妈妈去摆脱孩子。如果是孩子慢慢地离开母亲,那么发生教养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如果宝宝在学走路的时期还依旧和母亲十分亲密,那么这个时期充满着好奇的探索欲望的孩子就会感到很安心地离开妈妈的身边。为了获得抚慰、得到建议,与妈妈很亲密的孩子会在他的探索过程中偶尔带上妈妈。这把两方面的好处结合在一起——既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考生心理放松可尝试遗忘紧张源 考生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看法不同,导致考生的心态不同,因此认知调整是心态调整的重要途径。有的人把高考所在的六月称为“黑色六月”,有的人把高考看成是决定命运的考试,有的家长和教师跟学生讲“成败在此一举,关键在此一搏”,这些话表面看上去是鼓励学生的,但它的弊端却非常大,因为只有一搏,没有二搏、三搏,又决定命运,学生自然就紧张了。正确的认识应该是:高考是学生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中小学师生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 你相信吗?目前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行为的比例占到了两成,这种现象在我们的部分教师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是记者于3月16日了解到的最新信息。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其生长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我们有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因种种原因,从小不能和父母在一起,有的或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或生活在无人管的孤独世界。这种现象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芜湖市某小学校长孔祥明在长期观察后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用表情表达对小宝宝的感情 1.宝宝做对的事情成人应以满意的微笑给予鼓励和赞扬。如4~5个月的宝宝,成人开始训练他把尿。如果宝宝服从成人把尿的动作,顺利地解完小便,成人就应该高兴地对宝宝说:“宝宝真乖”并亲亲他的小脸蛋,宝宝看到成人愉快的表情,听到亲切的赞扬,享受到一个甜甜的亲吻,知道成人喜欢他这样做,以后反复的把尿动作,就会使他形成条件反射,养成把尿的习惯。又如宝宝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成人以愉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爸爸为什么站着尿尿? 很小的时候,我一直在自己的“出身”问题上很自卑。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相信自己是妈妈“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而我最好的朋友,则是从她妈妈的胳肢窝里“生”出来的。 在当时,“胳肢窝”真的是让我十分向往的“出身地”,当了妈之后,我就早早为女儿准备好了关于男人和女人的答案。 当两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学说话好比“滚雪球” 家长们有时会突然发现,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似乎一夜间词汇量有了迅猛增加。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一种“滚雪球”效应。 据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艾奥瓦大学心理学教授鲍勃·麦克默里认为,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大多是父母注意不到的,正是这些学习过程日积月累,产生了令父母惊异的必然结果。 麦克默里指出,孩子可能在不到一周岁时学会说第一个词“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面对幼儿的占有欲 两岁的宝宝,正处于分不清楚“你的”、“我的”童稚阶段。因此,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拿走、感兴趣的东西就据为己有。宝宝分清你、我、他之后,这种习惯和行为就会慢慢改善;但倘若父母对此没有很好的教育和指导,宝宝或许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尽快帮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 作为父母,在孩子处于“自我中心期”时,可以给宝宝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宝宝早日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投掷游戏令宝宝不“怕生” 孩子“怕生”主要是由于宝宝感觉到不安全而产生的恐慌感。“投掷游戏”能锻炼孩子的空间把控能力。这样,当宝宝到了陌生的环境,他们的安全感就会提升,“怕生”的情绪也会逐渐降低。 神经解剖学家马利安·戴蒙德在《思想的神奇之树》一书中强调空间训练的重要性。比如丢沙包的游戏,可同时刺激生理和情绪。他指出空间智慧“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导致孩子低能的10大因素 影响孩子智力的因素很多,但有值得肯定的是,要想有个聪明宝宝,母亲应该从妊娠时期就要做好防范措施。父母还必须明白一点,不是只有疾病才能影响孩子的智力,而心理问题更是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保护孩子的智力,父母应该了解哪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智力。 据报道,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导致婴儿低能的众多有害因素归纳为十大类: 1、感染和中毒,这是首位重要因素。已经比较明确的是在胎儿期母体感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