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找个年长的玩伴 寒假,我们一家三口到乡下老家过年,快上班了,我和爱人回城了,就把儿子留在他姑姑家住几天,因为儿子很留恋这里的生活,尤其是和上初一的姐姐相处得很好。 这是儿子第一次独自离开家,我担心极了,怕他不适应。所以我一天一个电话询问情况,儿子也不好好回答,直说好。我姐姐为了让我放心,夸小侄儿真听话,表现得非常好。 我不相信,儿子是有名的淘气鬼,为什么会表现得判若两人呢?直到我去接他的时候,看到了儿子的变化,才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不能随便讲的3种谎言 变撒谎为讲故事 2岁的彤彤特别喜欢吃糖,看见棒棒糖问是什么,奶奶干脆告诉孙女:“那不是糖,是小锤子。” 这些谎言说着省事,无形中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及对事情的判断能力。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说一些谎言,但这些谎言首先要科学,其次要编些美丽的故事让孩子易于接受。类似于“棒棒糖是锤子”这种不科学的谎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高尚的孩子是这样养成的 一要常思失德之害。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德行品格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作用。 俗话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会跳神。”因此,家长失德会害了孩子。 二要常思立德之重。 当今的家长对孩子“才”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而对德的培养往往疏忽了。意大利诗人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制服孩子心里的“鬼怪” 11岁的阳阳是名乖巧漂亮的小女生。可是,一个同学间盛传的“鬼故事”彻底打乱了她宁静快乐的生活,她不敢独处,有时不能自控地想到鬼怪,心跳、发冷汗等症状伴随而来。她3次走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武汉市台北路学校的龚玄老师对其做了细致的心理辅导,阳阳心中的“鬼怪”才消除。龚老师说,孩子怕“鬼”,有其背后的教育因素。 孩子怕“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家长说不出孩子10个优点 上海市某校日前在一堂家庭教育课进行测试时发现: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缺点普遍能一口气说上十几条,可一提到优点却支支吾吾,大多只说出一两条。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期望值不应不切实际,以免给孩子造成巨大精神压力,乃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乐善耀说,当时有近百名家长上课。当问及“谁能说出孩子10个缺点”时,有20多名家长举手发言,有的还不假思索举出十几条;但问及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少年同学你为什么打我 令人心痛的少年日记 “今天我在学校自认为表现很好,可是又被黑打了一顿。他们先把我关在教室里,然后一个个走了进来,我拼命地喊拼命地叫,生怕他们打我。果然他们举着扫帚就来打我,我拼命反抗,结果没用。我叫了,哭了。我认为自己不好,被打了也不敢告诉老师。” “下午放学的时候,有几个人在说‘胖子计划’。他们约我去厕所,说要打我,我被吓着了。回到教室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适当的负面刺激是良药 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 而且,除了下面教育以外,还有必要对孩子适度适时地施加一些负面刺激。 所谓负面刺激,是指那些令人产生不愉快或不舒服的刺激,也可称劣性刺激。一般来说,对孩子实施劣性刺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设置一些困难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生活条件优越,平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的孩子遇到困难时,往往是不知所措。 有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指责太多 孩子失去自我 一位高二男生的妈妈,带着焦急的心情找到本报家长学院向记者求助。她告诉记者,孩子正上高二,但前段时间突然发现孩子脾气特别暴躁,看什么都不顺眼,动不动就跟父母和家人发火。“他什么心里话都不愿意跟我说,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咋想的?我都急得想跳楼了,我该怎么办?” 记者与这位母亲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其实这个男孩曾经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学生,成绩一度排在班上前8名,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分享和孩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记者:很多爸爸每天也能回家吃晚饭,但仅仅回家吃晚饭并不一定就能跟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爸爸怎么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于秀:如果你已经是一位能够坚持每天回家吃晚餐的父亲,那么请你遵守如下原则: 切忌在晚餐桌上对孩子大发脾气,哪怕他数学只考了20分。 请尽量在晚餐时间讨论一些愉快的话题。 学习的事情等孩子离开餐桌再跟他谈也来得及。 不管你和妻子之间发生了什么闹心的事儿,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谈,尤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解析青少年吸毒心理 随着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泛滥,在当前吸毒人员递增迅速的数字中,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占了相当的比重。青少年,已经日益成为这类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青少年为什么会吸毒?是什么样的心理促使了青少年吸毒?这些问题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一、好奇心理 这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身心发育时期有关。青少年在这一时期,自我发展还不完善,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对事物分析的能力。许多青少年就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接触毒品,而且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爱孩子的非理性因素 记者:如今的每个家长都是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的,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送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成了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父母花钱越多就等于给孩子爱越多?父母花钱越多孩子就越有出息吗? 陶宏开: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爱得都很深。从我的分析研究来看,父母的爱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爱,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爱。 我在全国做了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93.5%以上的中国父母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都存在着太多的非理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与父母不沟通成青少年最突出问题 “与父母不沟通”、“网瘾”和“厌学”成为青少年最突出的三大问题。 据了解,占80%均是家长咨询孩子的心理状况。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上门来访咨询并要求面谈,有的家庭都会连续几次咨询。 据青少年维权热线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父母与孩子长期缺乏精神上的沟通,孩子便有可能陷入网瘾、厌学、人际交往不畅等“泥沼”。 案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另一只眼看待学生厌学 前 言:进入素质教育的今天,一方面广大中学生为了实现理想,孜孜不倦地学习,以学为乐,全面发展自己;一方面还有不少的学生因为自身、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原因感到读书无味,逃避学习甚至“逃离”学校。在厌学的学生当中不仅有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校表现不好的学生,也有在校表现好,甚至学习成绩非常理想的学生。厌学的原因和情况可谓纷繁复杂,在教师处理这类事情时,它不象我们处理学生违纪的情况,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重组家庭幼儿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前言 随着重组家庭的增多,重组家庭幼儿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的棘手问题。为了让这些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寻找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另一半结合成一个新的家庭,我们称此类家庭为重组家庭。重组家庭最主要的特点是:家庭成员关系复杂,而且相对来说,家庭成员也过于敏感。因此,重组家庭中的幼儿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重组家庭一般从单亲家庭演变而来。从单亲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影响青少年健康五大问题 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交恐惧、视力下降、心中苦闷无处说、亲子关系紧张、叛逆心理加重五大类问题影响初中生健康,研究所人员要求家长正确引导他们,促使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 一是“社交恐惧症”。 它以焦虑、恐惧、自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心理障碍。绝大部分是与父母的不恰当教育有关。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和谐交往的意识,学校也应开设必要的心理课程,同时给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社交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孩子将调皮进行到底 事件回放 事件一:一提到娇娇调皮的问题,娇娇就振振有辞地说:“我们老师说了,越调皮的孩子越聪明!”娇娇和爸爸妈妈聊天,说起她幼儿园的一位调皮的小朋友,娇娇学着老师的口气复述老师的话:“哎呀,你调皮的本事都快赶上娇娇了!” 妈妈问娇娇:“如果你以后有了孩子,天天调皮捣蛋不听话,你会怎么办?”娇娇很干脆地说道:“那我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用爱心温暖每一个孩子 老师,太阳为什么要落到山那边?星星为什么总是不停的眨眼?风是从哪跑来的?所有我们不去关注的问题在孩子们的世界里都是神奇而充满幻想的,他们相信踩死的蚂蚁会复活,相信自己会像奥特曼勇士一样发挥能量,张开双臂就可以飞翔。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一方沃土,当我们走进这方沃土才会欣然体会他们的欢乐、幸福、悲伤、难过。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经常会被孩子们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问的哑口无言,而面对孩子们“复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走出“反抗期”的误区 误区一:说话不注意小节 孩子会说话以后,成人一些无意识的话语或开玩笑,可能对孩子形成误导。西西2岁时的一个周末,跟爸爸一起回自己家,西西想要吃糖,就说:“爸爸我想要一块糖。”爸爸担心吃糖太多不利孩子的牙齿健康,就说:“没有了。”西西不死心,说:“我估计还有。”按理说,2岁孩子能说出像“估计”这样的词语,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智商高,社交能力差 案例:珊珊很小的时候,就对文字有很大兴趣,而且她聪明得不得了,才4岁多就认识4000多个字,读书看报都没问题。可能是接触的东西多,珊珊懂的事情也多,说话做事都很让人放心。所以,爸爸妈妈平时跟她交流,俨然就像在对待一个大人,买东西也极少选择可爱、卡通的物件。谁知,长到6岁的她,却变得话越来越少,不愿与人交流。 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鲁杰认为,高智商的宝宝往往在某一方面能力特别强,比如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讲卫生教育,要适可而止 宝宝(宝宝食品)那么娇小、可爱,从她一出生开始,我就在想:我应该怎样保护她、照顾她呢?可能是我的职业习惯吧(我是护士),我格外注意她的卫生,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矩:手要经常洗,不能到处乱摸,衣服脏了马上换,专用餐具、定时消毒…… 宝宝长大了,蹒跚学步了,可让我担心的事也来了。宝宝在外面玩的时候,手到处乱摸,太脏了,怎么办?于是我开始给宝宝经常洗手,到外面去我也总带着湿纸巾,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