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幼教的一点感受 我们的女儿是在2003年在美国加州出生的。由于我和我先生都要工作,又没有祖父母在旁照顾,在她六个月的时候,我们就送她去了幼儿园的托班(Day Care) 。女儿两岁时,我们想为她挑选一个好的幼儿园(Preschool),对附近的幼儿园做了大量的调查。今年五月,我们因工作需要从美国搬至杭州定居,因此又对杭州的幼儿园作了一些了解。应浙江在线邀请,在此谈一点中美幼教的亲身体会。 美国小朋友过生日的游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浅谈几种不正确的幼儿家庭教育观 虽说近几年来,国人的家庭教育意识增强了,可是依然有许多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就拿我周围的人来说吧,和他们谈到孩子时,可以了解到他们要么不重视家庭教育或重视不够;要么没有现代家教观或是错误的、陈旧的家教观;要么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实施家庭教育。他们的观念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 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也不懂,教育为时过早,这是缺乏早期教育意识。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与孩子正确的交谈方式 与孩子交谈应采取以下正确方式: 一、诱导式: 通过循循善绣使孩子增知增智,获得乐趣,加深感情。 二、协商式: 对孩子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的人格,通过商量和讨论启发孩子动脑筋想办法,使孩子积极参与交谈。 三、说理式: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不赞成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应解释原因,说明道理,并征得孩子的理解和同意。 在孩子做错事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危害,使孩子心服口服。 另外,家长要特别注意以下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乖小孩更容易内向自闭 随着寒假结束,新一轮的学习又开始了。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孩子能不能专心学习,能不能和同学相处好。自己的孩子明明很乖,为什么会出现厌学或是不愿意与人交往呢? “寒假时,有不少家长带孩子来我这进行咨询,其中不少是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的赵晨滨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其实,家长们对于孩子乖不乖,有他们自己的一个标准,总觉得孩子听话就是好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心病—孩子怕上学的元凶 “学校恐怖症”是儿童发育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通常见于小学生或初中学生。病儿对上学有强烈的焦虑感,经过主观努力或客观施加各种压力,仍无法改善孩子的情绪。刚刚进入心理咨询诊室,就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小女孩前来咨询,母亲说孩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特别害怕上学。起初仅仅是上学前哭闹,不愿意去。现在倒好,一到学校就头痛或者肚子疼痛,有时还呕吐。我们带她四处检查,可医生说她没病&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建立明确的行为规则 建立一套明确的行为规则对培养宝宝生活的规律性非常重要,行为规则应尽量简单化,明确言行的细节部分,如饭前洗手、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睡觉前不吃甜食等。当行为规则建立以后,父母一定要保证始终一贯地实施,否则三天二头地变化会让宝宝无所适从。 如果规则是不许在餐厅以外的其他地方吃饭,当宝宝看到大人在起居室边看电视边吃饭时,他就会感到很困惑。对于同样的命令,不要重复两次。如果宝宝拒不听从,你可轻轻抓住他,直到他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教你如何让孩子乖乖听话 你千万不要小看一个两三岁孩子的智商,因为,在要不要起床,要不要穿衣服的问题上,他们的“抗争”经常会表现出惊人的“智慧”。一则刊登在近期美国杂志的文章就描述了一名心理学硕士妈妈与自己两岁儿子凯文之间的“较量”。此外,她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们乖乖听话。 不妨装装糊涂 即使是最不听话的小孩,在父母显得无能为力时,也会同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应对宝贝的“自虐”行为 高兴了,不高兴了,宝贝都以同一方式来表达——打自己的头。天啊!才刚刚一两岁的孩子为什么就有这种“自虐”行为呢?面对宝贝的这种行为,父母该怎样应对呢? 令人惊诧的调查数据 美国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1/5的孩子会在1岁左右开始出现打自己头的现象,其中以男孩居多,男孩发生这种现象的比例是女孩的3倍。打自己头这种行为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一般在4岁之后消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做孩子的“首席玩伴” “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美国早教专家玛思博士 因《论语心得》而大红大紫的于丹,有个1岁的女儿苗苗。由于工作异常繁忙,常常变成“空中飞人”,于丹反而在北京家里待的时间最短。但只要一回到家,她就会像炮弹似地飞到女儿面前,说:“咱俩疯疯吧!”于是,一大一小俩人就&ldq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害怕对象 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害怕对象,如: 0-6个月 高分贝的噪音,突然而来的声响,身体陡然失去支撑; 6个月-1岁 一般意义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环境,浴盆和浴缸排水; 1-2岁 一般意义上的睡眠,和父母健康、受伤、排便; 2-5岁 害怕黑暗、孤独,想像中的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7岁的佳佳总不爱吃饭,饿得皮包骨头,一次我帮他去老乡家走访,邻家的狗冲上来,吓得佳佳直往我身后躲。回来路上,佳佳问我为何狗只咬他不咬我,我问他狗最喜欢吃什么。“吃骨头。”他说。“对啦,你看你尽是骨头,来之前,我又没跟狗打电话;所以它就要咬你了。”“那怎样它才不咬我呢。”“像我这样,每天吃三大碗,肉包骨头,身强力壮,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凭口味来掌控宝宝性格 口味与性格 关于孩子口味与性格的关系,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人在研究,而研究的结果也证实性格确实跟口味有关系。对于众多的父母来说,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能否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近段时间,网上有一个叫“TPA性格口味密码”的小测试非常流行,它把一向缺乏操作的理论,变得简便而有操作性,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可以直接作用于育儿过程中。 名词解释 什么是TPA “TPA性格口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一心两用”更能出色 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新近合作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证实:儿童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3种事情上,而成年人更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多至4~6种事情上,即便是刚刚学步的1岁婴儿,也可在父母的教导下一边听从父母的指点,一边迈出蹒跚的步子。 这就意味着,对一个头脑和身体均正常的人来说,“一心”是完全可以“两用”甚至“多用”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贝犯错,你会怎样惩罚 看到宝贝乖巧伶俐的小模样,也许我们曾经千万次地发誓:“我决不再惩罚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了!”可是,当宝贝同样的错一犯再犯的时候,我们的手心还是忍不住就痒痒起来…… 引子 琪琪看起来挺乖巧的,不过一旦她脾气发作,那架势简直就像一头小犟牛,谁也拿她没办法。妈咪每次都跟她好说歹说,小家伙却权当耳旁风,根本就听不进去,仿佛打定了主意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妈咪气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犯错以后…… 孩子犯错总是在所难免,每当孩子闯下大大小小的祸,作为警醒或教训,家长都会对孩子采取一定的惩罚。但惩罚仅仅是打和骂那么简单吗?怎样的教训才会起到理想效果?惩罚有些什么方式?惩罚的“度”在哪里?惩罚过后,面对孩子的情绪,家长又该如何做好“善后”工作? ★ 家长连线——说说惩罚的成与败 A、妈妈:连丽红 女儿:马悦(7岁) 7月,小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心理教师“班主任味道”太浓 喜欢训导、喜欢下命令。面对着前来咨询的学生,一些中小学心理教师总是放不下教师这个角色,充满了“班主任味道”。 “我就是怕心理教师训我。”高二女生小瑜(化名)告诉笔者,她对于即将升入高 三有着很多困惑,很想找人分担,可她就是无法开口和心理教师说,生怕心理教师会训她。小瑜说,班里曾经有同学咨询过这名心理教师,而心理教师一直和她说大道理,最终小瑜还是打了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让孩子成为“问题儿童” 神经科小病号越来越多 虽然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不适应症”却在逐渐增多。因此到儿童神经科就诊的小病号也在逐渐增多,一些知名医院的专家号已经到了挂不上的紧张状态。专家提醒家长,在保证孩子生活条件优越的同时,儿童心理和神经系统的健康更值得关注。 首都儿科研究所门诊办公室的李尔珍主任介绍,现在由于围产期保健的逐渐推广,神经科以前常见的癫痫、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不同性格孩子的教育方法 性格开朗、活泼、爱说爱动的孩子:这类孩子思维活跃、反应灵敏,自我表现欲和交往能力也很强;但是自控能力差,做事没有耐心。对这类孩子应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方法,对他们认真地做每件事,并善始善终。 性格调皮、专横、大大咧咧的孩子:这类孩子适应能力强,敢说敢干,富有创造性但意气十足,爱打闹,规则意识较差。对这类孩子宜采取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爱心培养,使孩子体会到同伴间友谊的乐趣。 性格孤僻、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让孩子把父母的话当回事 常有不少父母抱怨,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总是置若罔闻,或者只是随便敷衍,采取“忽视”的态度。那么,如何让孩子重视父母的话呢? 以下是儿童教育专家提出的6项建议。 ★案例: 晚饭前,妈妈告诉5岁的儿子明明,吃饭前要洗手。 可明明像没听见一样,头也不抬地玩游戏,最后还是没洗手就吃饭了。为此,明明妈妈既抱怨又担忧,这孩子是怎么了,他怎么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听大人讲话呢? ●专家分析: 家长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期幼儿在游戏、生活及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有的是同伴间交往的问题;有的是工具材料使用问题;有的是表征方式的问题;有的是游戏中物品分配的问题;有的是机会占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和困惑不是幼儿学习的障碍,而是幼儿学习的内容、时机和方法,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教师应能观察到幼儿在游戏、生活、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幼儿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态度、方式方法特点,根据孩子的表现、反映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