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国的家长、教师向来重视智商教育,对情商教育则知之甚少,而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人就更少了。 许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学生毕业后仍能给老师写信问安的、仍能在节日到老师家去拜访的、仍能在街上遇到老师后主动打招呼的,大多是学习成绩不起眼的,甚至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许多在学校被老师倍加关照、视为重点培养对象的所谓“尖子生”们,毕业后在这方面的表现则着实让老师感到尴尬和不可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要用新方法培养自信的孩子 自信的孩子会更快乐、更独立,更容易取得成功。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通常家长会认为只要表扬孩子就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真的是这样吗?那么更具启蒙意义的新方法是什么? 自信是孩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我们将传统的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与更具启蒙意义的新方法进行一番比较,父母们会发现,如今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作为社会人的角色,更加讲究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1.传统方法:赞不绝口。 儿童教育专家过去坚持认为,在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母亲的微笑是孩子的力量源泉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读书路上屡屡受挫,39岁前还只是一个落第秀才。第一次进京赶考名落孙山,第二次与兄长同考又遭不中。曾巩兄弟神色黯然,可是母亲始终在微笑,在劝慰,在鼓励,像明媚的阳光照亮儿子阴暗的心空。终于,在母亲的微笑的送行和迎回之际,曾家四子一婿同时考中。在这里,母亲的微笑是宽容,是理解,是信心,是力量,是孩儿战胜困难的勇气,是子女夺取成功的支柱。 世界著名的希尔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高材生,人情世故0分 模拟考甫结束,我承诺招待考前几名的学生到家中作客。约定时间的前一个星期,我便 和外子忙里忙外的打扫兼采买,而我那从不下厨的另一半也研究起食谱,费心准备当天的餐点和零食。 星期六早上,我开车去接学生,看见他们雀跃的模样,我忍不住泄漏中午的菜单内容。没想到他们竟七嘴八舌的说:“为何不叫披萨或麦当劳呢?”“可是我比较想吃面耶!”“老师你煮的东西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隔代教育是利还是弊 对于“隔代教育”的利弊、褒贬,我不便妄加评论,只想说说在我儿子身上发生的两件事。 一天,爱人在给儿子找换季鞋时,发现两双布鞋已经破了,跟我说:“一会儿下楼把它扔掉。”我接过鞋正要往垃圾袋里装,儿子不知什么时候走过来,一把把鞋抢过去,看后忙说:“你们怎么这么不会过日子。”语气中仿佛学着谁的腔调。“我奶奶家的拖鞋也坏了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与孩子完美相处的好爸爸守则 要做个与孩子完美相处的好老爸,你必须谨遵以下守则: 1.耐心,无限的耐心。他在襁褓中哭闹你却不知道所为何来,如何让他爱上幼儿园,他吃饭太少,无理取闹……一切的一切,你都需要耐心,慢慢去了解,慢慢去引导,慢慢去改变。 2.鼓励多于斥责。斥责会让孩子产生强烈挫败感,更可能自卑、内向,而鼓励却能激发他们的自信乐观,也能令他们更愿意向你敞开他们的心灵。 3.不要总对他说&ldq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纳尔逊中学的雕塑 费城的纳尔逊中学,是美国最古老的一所中学,它是第一批登上美州DA陆的73名清教徒集资创办的。在这所中学的门口,有两尊用苏格兰基布乐黑色大理石砌成的雕塑,左边的是一只苍鹰,右边的是一匹马。 300多年来,这两尊雕塑成了纳尔逊中学的标志。它们被刻在校微上,被印在明信片上,被缩成微雕摆放在礼品盒中。现在,我的书桌上也有一组纳尔逊中学的鹰--马微雕“,它是中国的一个声调友好代表团1999年去费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家庭教育的一点思考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人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家庭教育不可能代替学校教育,现在初中、高中的各种课业使得家长不可能再作辅导。但是,我仍觉得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重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发现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非常重视,想方设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如:除学校里做作业外还“加餐&rdquo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起床难 “请转告你的女同学久安娜,如果她愿意早上打电话叫你起床,我愿意付每通三块美金的报酬!”我今天非常感慨地对你说,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因为我发现当我和你母亲叫你三四次,都不管用的情况下,久安娜一通电话,你立刻就从床上跳了起来。 唉!父母就这么不如女同学或女朋友吗? 当然你有你的道理,说因为久安娜在电话那头等,但是你为什么不想想,父母正在你的床前等呢?我先是叫你,然后推你,最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好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 好父母应该给孩子感恩的心。孩子是独立的,但是仅靠自己他打不出一片天地,他的生活中将得到无数的帮助,不论这些帮助来自谁,帮助都不是必须给他的,而他得到了,他受益了,他必须感谢,他也应该相应的付出。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付出受益的是谁,带着感恩的心去付出,他在播种希望和未来,他一定能收获更多。 好父母应该给孩子明确的成就感。很多在父母看来是很容易的活,在孩子第一次做的时候,他的面前有许多的未知和不确定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养孩子就如同谈恋爱 “养子如同谈恋爱”,这句深刻的话是几年前胖胖说的。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要去医院做流产手术,我劝她把孩子生下来。她说:即使没有“计划生育”也不打算要第二个孩子,养子如同谈恋爱——还是那种刻骨铭心而又不能自持的恋爱,一次足够了…… 哼哼,我信誓旦旦地:那我一定要多生几个孩子,毕竟谈恋爱多美好啊,碍于现实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孩子最怕听的十句话 儿童心理专家:孩子最怕听的10句话 一些儿童心理专家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感恐惧的是家长会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 1、“傻瓜、没用的东西。”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情。”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ld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有利于儿童发育的食物 人的大脑功能与血液中的养分有关,也就是说大脑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外,营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哪些食物对儿童大脑的健康发育有好处呢?这里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脑食品介绍一下,父母不妨给孩子多吃点。 1.小米 小米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1等营养成分,被人们称为健脑主食。 2.鸡蛋 鸡蛋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可使脑中乙酰胆碱释放增加,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接受力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谈孩子的自私与教育 生活中时常会听到孩子说“这凳子是我的”、“我要一个人玩汽车”等等与之类似的话。不少人由此感叹道:“现在的孩子多自私呀!”孩子为什么会如此自私呢?有人说,人的自私是与身俱来的;有人说,人的自私是后天习得的。究竟谁是谁非呢?看了下面的例子就能明辨是非了。 一个小孩在吃糖,一位阿姨问: “给我吃一块好吗?”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教育孩子需要点幽默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大都严肃多于宽容,从一些俗话便可见一斑,如“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在这种教育思想影响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往往弄得非常对立。殊不知,最好的家教应该是略带一些幽默。 朋友4岁的孩子因为痴迷于武侠电视剧,天天冲冲杀杀的,朋友很是担心。一天,孩子又在商店里看中了一支新式玩具步枪,缠着要买,而家中的武器玩具早就堆积如山。朋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为何2岁的孩子会闹独立 以前非常乖巧听话的宝宝,2岁以后却变得越来越难管教,不仅无缘无故发脾气,还常常故意逆着妈妈的意思做,这是怎么回事呢? 妈妈们先别着急担心宝宝“变坏”,宝宝2岁以后,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年人的要求和安排才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主选择性,喜欢说“不”、“我就要……”等,这表明,宝宝已经开始进入了人生的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一位农家妇女的教子“秘诀” 在内乡县,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她,凭着朴实的人生观和“一定要让儿女成才”的坚定信念,不畏辛劳,含辛茹苦,先后把4个孩子培养成了两个博士、两个硕士。 这位母亲叫裴秀琴,2005年5月被省妇联评为“感动河南十佳母亲”之一。 年轻的裴秀琴勤劳能干、不怕吃苦,她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1963年,22岁的裴秀琴从禹州市城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给孩子以决定的机会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传统往往把好孩子的标准定为“乖”。何为“乖”呢?那就是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但若我们一向以听话的标准来衡量孩子,那么我们又能指望孩子在需要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有着他们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呢? 另外,我们大人常常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我们或者出于疼爱孩子,或者嫌过于麻烦,于是就自己包办代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美国孩子为什么与中国的不同 不久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讲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期由中美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录制的《对话》节目。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同学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 接下来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先是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
专家:儿童心理健康的大忌 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练。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专家:儿童心理健康的大忌 第一、忌娇惯溺爱 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母“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第二、忌袒护纵容 少年心理 2020-06-07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