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话说到点子上 如何说话才能让人听得进去
如何说话说到点子上
据《战国策》记载,在秦任职的姚贾以言辞应变,严厉驳斥了韩非对他的谤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当时,燕、赵、魏、楚四国连横,准备攻打秦国。秦王获悉后,立即召集大臣和宾客商讨对策。秦王说:“百姓听说四国联盟的消息后纷纷逃离,再加上我国国内财力衰竭,我们该怎么办呢?”顿时,朝堂之上异常安静。这时,姚贾自告奋勇:“我愿意出使四国,破坏他们的阴谋,阻止战争爆发。”于是,秦王为姚贾准备了百辆车和千两黄金,并且让他穿自己的衣服、佩带自己的剑。
姚贾辞别秦王后先后拜访四国,不但阻止了战事发生,还与四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为此,秦王封他为上卿。韩非得知此事后,对秦王说:“姚贾带着金银珠宝等宝物出使楚、魏、燕、赵等地长达三年之久,这些国家很有可能只想占有我国的财宝,未必是真心与我国谈合。姚贾想利用大王的权力和我国的宝物私自结交诸侯权贵,请大王明察。再说,姚贾身份低微,只不过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在大梁居住时曾有偷盗行为,后来在赵国当官时被驱逐。这样一个人,怎么能让他参与国家大事呢?”
秦王召来姚贾问道:“我听说你私下用秦国的财产去结交各国诸侯权贵,有这样的事吗?”
姚贾说:“有这样的事。”
秦王一听,顿时大怒:“那你还有什么面目回来见我?”
姚贾说:“昔日曾参孝敬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他这样的儿子;伍子胃尽忠报主,诸侯们都希望得到这样的臣子;贞女擅长女工,每一位男子都希望娶这样的女子为妻。我对大王忠心耿耿,大王却不知道。如果我不以珠宝馈赠,那四个国家怎会,L甘情愿地归顺秦国呢?如果我对大王不忠,那四个国家的国君又怎么会相信我呢?夏梁因听信谗言杀害良将关龙逢,封王因听信谗言杀害忠臣比干,结果国破身死。现在,大王又听信谗言,以后还会有忠臣为大王出力吗?”
秦王又说:“我听说你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在魏时有过偷盗行为,在赵做官时被赵国驱逐。”
姚贾不卑不亢地回答:“姜太公是一个被老婆驱赶出家门、连猪肉都卖不出去的齐人,在荆律时即使做苦力也没人愿意雇佣他,可他最终却建立了丰功伟业;管仲只不过是齐国边界的一个小商贩,在南阳时非常贫穷,在鲁国时曾被囚禁,最后却帮助齐桓公建立了霸业;百里奚只不过是虞国的一个乞丐,其身价只值五张羊皮,被穆公任为宰相后却使西戎各少数民族臣服;文公任用中山国的盗贼为将,却因此打了胜仗。这四个人身份卑微,都受过他人的非议。明主之所以会重用他们,是因为知道他们可以立功……因此,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以往的过失,不会听信他人的谗言,只会考验臣子们的能力,然后加以重用。大凡能保住江山社樱的人,是不会听信谣言、不会封赏没有功绩的人的。只有这样,臣子们才不敢用虚名欺骗国君。”
听完姚贾的这番辩驳后,秦王保留了姚贾的职务。
姚贾能够抓住重点,利用关键的几句话、几个简单的事例,将事情说得入情入理、有理有据,让人无以辩驳,秦王也就无话可说了。
一次,马克·吐温去听一位牧师传教,开始时,他觉得牧师的演讲非常不错,对牧师所讲的内容也深有同感,于是他准备一会儿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捐献出去。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牧师的演讲还没有结束,这时马克·吐温已经感到厌烦了,于是他决定留下身上的整钱,只把零钱捐出去。结果又过了半小时,那位牧师的演讲还没有结束,他还在白上没完没了地讲,马克·吐温觉得非常郁闷,觉得这简直是在浪费他的时间,便决定分文不给。终于等到牧师讲完了,他不仅没有给牧师一分钱,甚至还从捐款的盘子里拿出两元钱作为浪费自己时间的补偿。
也许这是一则笑话,但这不难看出,原本这位牧师是要靠传教募捐的,却因为自己的长篇大论,惹得马克·吐温不满,最终不仅没有募到马克·吐温的钱,而且还被马克·吐温拿走了两元钱。
由此不难看出,话并不是说得多就一定能有好的效果,而是要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语言表达时,要力求言简意赅,即简中求准,惜字如金。
几百年以前的一天,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国王下令召集了一群满腹才学的臣子。他对臣子们说:“我希望你们能编一本《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后代,给他们以智慧的启迪。”
这群满腹才学的臣子们每天都绞尽脑汁、翻阅资料,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最终完成了一部12卷的巨著。
他们将《智慧录》献给老国王。老国王看完全书后,对这些臣子们说:“诸位,我深信你们非常有才华,而此书也确实是智慧的结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担心以后没有人愿意耐心地读完它,因此,请你们把它浓缩一下吧!”
听完国王的话,臣子们又经过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将这本12卷的巨著删减成了一卷。可是老国王对此依然不满意,还是认为太长了,于是要求他们继续浓缩。
接下来的日子里,臣子们又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一页、一段,最后浓缩成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老国王看到短短的这句话后,终于高兴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结晶。每个人只要知道这个真理,我们一直担心的大部分问题就都可以顺利地解决了。”
可见,并不是只有长篇大论才能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明白,简单的话也一样能充满智慧,清晰明白地表达出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把握重点,把话说到点子上,不要东拉西扯,不着边际,而要把握主旨,围绕中心,切中要害,用最简洁的话让疑者顿悟,让怒者平息怒气,让哀者受到鼓舞……这样说话,才能真正地体现出语言所特有的力量。
如何说话才能让人听得进去当你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对方却觉得根本不值一提;当你反复叮嘱,对方却完全不在意重要细节;当你不停地劝说注意事项,对方却不以为然时……遇到这些情况,贸然批评、指责对方,常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更听不进去。可是又必须让对方听进去,该怎样说服他重视起来呢?
只有重视,才会关注,只有他觉得真的重要,才会去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地执行。只有明确利害关系,对方才会在执行中认真注意应注意事项。
面对这些情况,“假设性”指责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沟通方式。
整个医院都知道,护士小芳是个认真、热心肠的好姑娘。可是最近因为追热播剧《琅琊榜》的原因,她总是睡得很晚。由于睡眠不足,她在第二天上班时总是一副没精打采、憔悴不堪的模样。
一天,护士长李敏终于忍不住把她叫到办公室。
“小芳,听说你最近在追《琅琊榜》,每天都睡很晚吗?”李敏间。
“嗯,晚上闲着没事干……”小芳不好意思地说。
“看你的黑眼圈,我注意到有好几天都这样了。再这样下去,我很担心……”
“不会影响工作的,您看我从没出过错!”小芳抢答道。
“我知道你是个工作认真努力的人,也相信你在工作上不会大意。但你知道,若晚上总是休息不好,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导致思考能力下降、头昏脑涨、注意力无法集中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可都是会影响到工作啊!”
李敏顿了顿,接着说:”2013年北京有个医疗事件,当时闹得很大。一个患者在被更换输液瓶时,突然发病死亡。后来,家属发现挂在他身上的输液瓶,上面竟然标注的是另一个患者的名字。事发后,科室护士长和主治医生都确认是因护士疏忽,用错药了。虽然后来院方和患者家属达成私下协议,但患者的宝贵生命和护士的个人前途都毁了。”
“哇!这么严重啊!”小芳惊讶道。
“是啊,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血的教训!你想想,你若继续睡眠不足、精神不济,哪天不小心给病人拿错了药,那后果可就太严重了!你还这么年轻,可不要让自己毁在追剧上啊!”
“好的,想想都后怕!我今晚起一定早点睡,坚决不让自己马虎出错!”小芳郑重地说。
护士长李敏在看到小芳憔悴不堪后,本是要警告护士小芳不要熬夜追剧,以免引起工作失误。但显然,这样平常的陈述方式并不能引起小芳的足够重视。“不会影响工作……”从这话里可以看出,小芳觉得熬夜追剧不会影响到工作,不是什么大事,好像也没有要改正的意思。
但是在李敏用“假设性”指责后,小芳便立刻明白了这样的危害性,并做出了郑重承诺。
李敏先是陈述了长期睡眠不足对身体造成的严重伤害,强调了“会导致思考能力下降、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等和工作状态紧密联系的后果。接着,她讲出2013年北京一个因护士疏忽给病人换错药而导致患者死亡的案例。这个案例的很多方面都是和小芳工作相似的,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然后,她假设小芳若继续睡眠不足,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不小心给病人拿错了药……后果太严重了”。
有开头所讲长期睡眠不足给身体造成的巨大伤害比照在前,又有真实的案例带来的严重后果冲击,小芳立刻明白了熬夜的危害性,做出承诺就不足为奇了。
只有引起对方足够重视,你才能说服他认真对待你认为重要的事情。而“假设性”指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假设性”指责,就是通过假设对方不按照你所叮嘱的进行时,将所引发的不良后果告知对方,让对方通过对不良后果的忌惮而正视自身错误并改正,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使用“假设性”指责时,可通过以下步骤展开。
第一,先讲明注意事项。
在“假设性”指责前,先陈述注意事项,以引起对方注意。注意事项务必保证准确、完整。
第二,接着,假设不这样做会引发的后果,突出危害性。
再假设不这样进行可能会引发的事件,事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此时陈述应突出危害性,最好举出真实案例,鲜活、生动、真实的案例,这样听者才会有代入感,印象自然更加深刻。
第三,在假设时,不妨提问对方,会有何后果产生。这时,听者自然会专心到叮嘱事件的思考中,对所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清晰明了,自然就会防患于未然了。
第四,让对方复述注意事项。
通过“假设性”指责让对方对不良后果产生忌惮,通过让对方复述注意事项,让对方牢记在心。在对方复述注意事项时,应确保细节的完整、准确。
如此,在引起对方的足够重视后,你所认为的重要事项也会让对方感到重要,且不会引起对方的消极情绪。
如何说话有逻辑性沟通中如何使用肢体
生活中会常碰到一些特殊场合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但这时候该如何让对方明白你的感受呢?肢体语言能够给我们答案。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时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更真实、生动,让人印象更深。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口头语言因为语言使用的熟练程度可能带有欺骗性,而肢体语言却多是潜意识引导。一个被大众认可的公式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信息的传递=7%语言+38%语音+55%肢体语言。
很多实践也证明,肢体语言较之口头语言是一种段位更高的表达方式。当口头语言都不能表明感情时,当觉得没有合适的语言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往往效果更佳。
“你到底去不去啊?”看着犹豫不决的小雪,郑雯雯问。
“按理说我应该去……毕竟我们曾经那么好。可是,好久都不联系了,这时候才去她会怎么想呢……”小雪皱着眉头说。
听说大学同学林晴最近家里出现了变故,她的妈妈被查出胃癌晚期,爸爸公司又濒临破产,日子很不好过。所以几个同学组织想去探望林雪妈妈,也给林雪一些鼓励和支持。小雪犹豫要不要一起去,是因为毕业时和林晴闹过一些不愉快,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联系了。
“那你心里怎么想的?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你到底是想去,还是不想去?”郑雯雯有点不耐烦了。
“我心里是想去的啊,虽然当时闹了点矛盾,但都是小事,也过去那么久了。这么久没见,我也想见见她,安慰安慰她……”小雪回答道。
“那就去呗!”
“去了说什么啊?感觉怎么说都不合适,万一哪句话说得不对了,反而惹她更不开,L,我们也都知道她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小雪还在犹豫着。
“哎呀,想那么多干吗,想去就去,具体说什么,视情况而定啊!”郑雯雯是个心直口快的姑娘,她觉得小雪过于心细了。
考虑了一晚上,小雪终于决定和大家一起去探望林晴妈妈,虽然她还是为不知道见到面后应该说些什么而忐忑不安。
当小雪和一行人进入病房,看到林晴瘦弱的身影时,小雪想要说些什么,但千言万语却冻结在唇齿边,怎么也说不出口。同学们一个个地嘘寒问暖,轮到小雪时,她干脆什么也不说了,慢慢地走过去抱住林晴,手掌在她的背部轻轻地拍了拍。
在拥抱的刹那,两人曾经有过的纠葛、纷争灰飞烟灭,无声的一个拥抱瞬间拉近了她们的距离,使她们又成为了好伙伴,再不需要过多的语言。
在这个短剧中,小雪为参加久不联系的同学见面而左右为难。虽然和林晴之前发生过不愉快,但当听到对方家里发生了一连串的伤心事后,她能放弃旧怨、不计前嫌去给予林晴安慰和支持,确实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姑娘。
但许多时候,好心办错事也是常有的现象。在想要给人帮助时,往往也要考虑下对方是怎样的人,会不会因为不够细心周到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因为是在和对方闹过不愉快后许久不联系,而现在联系时对方又处于非常落魄的时候,细心的小雪有所担心不无道理。在这样的情形下,她被认为是“幸灾乐祸去看笑话的”也有可能。虽然生活中不乏一些喜欢落井下石之狭隘人,但她不是,她是真的已经忘记了罅隙,想去安慰和鼓励林晴。所以这时,见面第一句该怎么说,基本上就决定了她以后在林晴心中的印象。
说“你真是太不幸了”,容易引起自尊心强的人觉得被人可怜的反感;说“这么多事发生,你太不容易了”,有幸灾乐祸的嫌疑;说“我们来看看能帮你什么”,又太过生硬,毕竟已经久不联络。
故事中的小雪在面对这种语言困境时就做得很好,她干脆放弃了口头语言,改用肢体语言。拥抱是一种关怀,也是一种呵护,是亲密无间,也是默默的支持和鼓励;手掌在背部轻轻地拍打,这更能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怜惜与心疼,就好像儿时妈妈将我们抱在怀里轻轻拍打背部,暖暖的,涌上心头。
此时的拥抱与轻拍不仅让二人冰释前嫌,也避免了很多语言可能会带来的歧义和误会,成为了他们友谊继续的点睛一笔。
肢体语言在沟通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时即使用千言万语也难以形容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相视一笑,或一个拥抱,便可以将种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有声语言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需要通过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常会因对象的不同而造成理解不一。而肢体语言则不同,它以灵活多变的表情、动作、体姿呈现出一副直观、生动的画面,直接诉诸与人的视觉器官,具有不但让人感觉真实可信,更兼具形象直观的特性。
肢体语言的表达,有很多常见的动作:鼓掌表示兴奋,垂头代表丧气,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抬头挺胸表示自信等。
但因为地域性或具体场景的不同,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例如竖起大拇指是很多地方都通用的手势,代表“很棒”、“非常好”的含义,但在其他国家却可能表示相反的意思。多学习各地区肢体语言代表的不同含义,熟练掌握必要的肢体语言,会使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更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