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如何交流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老师的适时恰当的引导是极其重要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如何交流的?

师生如何交流?

一、对师生交流的理解

教学活动的过程总是与师生交流相伴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施教学,学生经历学习。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教与学活动的场所。师生之间通过知识的教授与接受、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技能的指导与掌握等形式进行着互动。这些互动我认为就是交流。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关系是否畅通、融洽,是决定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教学效果高低的关键。

二、师生交流现状

1、教育观念陈旧,部分教师凭借二、三十年一直沿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师生交流微乎其微。

2、对教学模式掌握的不充分,课堂教学互动少,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过程。

三、师生进行交流的切入点

1、教师应该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变为“引导者、导演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老师“给水喝”的局面,使学生学会“找水源”进行喝水。这样,师生就有可能实现良好的交流。

2、设计好师生交流的有效对话。

师生交流必须有话可谈,即必须有共同的“话题”,也就是不断向对方质疑问难。设置有效的对话主题,提出有效的问题是师生能够较好交流的前提。否则,师生就无法正常交流。于是,教师备课时一定要设计好对话,切不可“没话找话”地设计一些“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无疑而问。

3、教师要找准位置。

课堂中的师生交流是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的,要实现师生的相互交流,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

4、激励是师生交流的助推器。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必须激励学生,用教师情感的推动、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对方的交流而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