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越来越脆弱
小朋(化名)6日的第二次来电,令记者非常担心。为了消除小朋的烦恼情绪,记者再次耐心地对他进行疏导,鼓励他面对现实,快乐生活。7日下午5时许,记者数次致电小朋私下留给记者的小灵通手机,他都没有接听。正当记者焦急万分之际,小朋主动打电话到报社———
自信,让小朋扬起快乐风帆
这次,小朋很有礼貌地说:“记者阿姨,您好。不好意思,我刚放学回家,只能现在给您回电话。”小朋说,跟记者谈话后,自己的心情很轻松,已经能够克制着不跟父母吵嘴,关系也显得融洽了些。“谢谢你,记者阿姨。”小朋说,“我们这个周四就要期中考试,我正努力学习,希望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谢谢你们的关心。”
小朋的一席话,让记者听后深感宽慰。记者告诉小朋,在我们的眼里,他是一个聪明、勇敢的男孩,我们相信他,能够正视现实,改正缺点,勇敢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我们认为,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读者来说,坚定的自信心,更能够为他的青春生活扬起一片快乐风帆。
小朋的故事,引起了记者对青春期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和关注。据2004年第十三届“世界精神卫生日”上有关方面的统计数字,在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6% ,22%;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1.6% 32%;而大学生中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占16%以上。在一些大学或中学,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已由先前的传染性疾病因素,逐步为心理障碍问题所取代。
3种不良情绪困扰青少年
有关专家认为,所谓心理障碍,实际上就是“想不通”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对来自外界的变化和信息“想不通”的时候,心理就会产生脱离正常状态的变化,出现某种负面的心理状态。长期“想不通”,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消除,就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目前,在不少青春期中小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或不良情绪:
焦虑:焦虑是由于对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包括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由于学业的压力,有的学生出现坐卧不安、失眠等症状。某校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在高考冲刺阶段,就经常失眠,有一次,竟然自己坐在床上抱头大哭,让她很是心痛。
抑郁:焦虑多属短期现象,而如果焦虑的原因没有消除,就可能变为抑郁。抑郁是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伤,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其大脑代谢、激素水平以及心脏功能都在起变化。不少学生在遇到学习成绩落后、生活受挫、家庭出现意外事件等刺激后,心理上无力承受,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及动力,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拒绝交际,回避朋友,并伴随着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严重者表现为严重失眠、意志消沉、自我封闭、苦闷、没有激情,对人生失去信心。某校一位主管学生思想教育的副校长告诉记者,有一名学生患上抑郁症后,总想着自己时时、处处不如别人,天天流泪哭泣,老师们多次劝说教育无效,最后不得不提前退学就医。
冲动:长期积蓄于内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正常的或无害的发泄,一旦冲动起来,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负面情绪引发的冲动,使人容易产生过激行为,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行为,例如打人、杀人、绑架、盗窃、爆炸之类。如果说焦虑、抑郁等情绪,是个人自己对自己施加的惩罚,那么冲动,就可能是个人对外部环境进行的反抗。
一些老师认为,目前,绝大多数的青少年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自小就“独个儿长大”,溺爱、娇惯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不自觉地养成任性、逞强的成长性格,一点小小的挫折或不如意,就可能令他们耿耿于怀,精神抑郁,长时间陷入不良情绪中而不能自拔,心理显得非常的脆弱,有时候,连心理健康课老师都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