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和你的孩子分离

如果有机会,

我想告诉每一个父母:

爱你的孩子,

请不要离开他!

从“留守儿童”说起

初春的一个晚上,我和《心理访谈》的栏目组、北大心理系的专家,聚集在北京西北的一个小咖啡馆。我们谈论到目前中国农村普遍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这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心理学上已证实儿童期和父母分离是造成日后“分离焦虑症”的重要原因。

栏目组在采访一些农村的留守儿童时,曾设想他们会拍到留守儿童很多眼泪,但结果这些孩子表现出异常的理性和平静,他们为自己的父母找到很多理由,没有埋怨,没有悲伤。不过栏目组也观察到:这些孩子已没有童年应有的天真、自然和快乐,而且和人交流时表现出冷漠。

真的是这些孩子懂事吗?!真的是他们不悲伤吗?!

不是,孩子们是需要说服自己,给自己一些理由。其实孩子的逻辑很单纯:只要父母不在身边陪伴,就是被拒绝和抛弃。更可悲的是这种感受是伴随一生的。

这场谈话让我开始回忆童年和父母分离,以及分离给我一生带来的遗憾。

三个月,妈妈离开了我

我是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一个留守儿童。母亲在临产前独自一人回江南外婆家生下我。我出生后三个月,母亲把我留在外婆家,回到两千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城市工作。我第二次见母亲,第一次见父亲已是4岁半。童年记忆里对父母最深刻的印象,是挂在爷爷家墙上的父母的结婚照,也有一些偶尔去父母工作的城市和他们短暂同住的不愉快的记忆。

不知道三个月的那次分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据外婆说,母亲离开后,我被送到一个奶妈家里,奶妈为了赚钱,已经没有奶了,仍然留我在她的家里,喂我吃面糊糊,后来被邻居看见,才告诉我外婆把我接走。

1岁的时候,爷爷家来人把我接去了苏北的一个小镇。据说我那时得了一种奇怪的病,1岁了软得像面条一样还不能站立,啃鞋底,啃墙角,眼神发呆,对人几乎不怎么回应。

“褐色的”与爷爷相依的童年

我的童年记忆大部分是关于爷爷的。前些年我在接受心理辅导时,心理辅导老师和我探讨我和母亲关系中的伤害,以及童年经历,她让我画一幅画,并让我给画着色。我画了我爷爷,并用褐色涂满了爷爷的全身。心理老师对我说,褐色是母亲的颜色,在我的心目中爷爷早就成为“代母”,所以我内心深处是不接纳我母亲的。

的确,爷爷在我的童年扮演了一个母亲的角色。从我1岁被接到爷爷奶奶的家,爷爷因为历史问题曾被判刑,那时刑满释放在家,除了接受镇上干部的管制与改造,没有一份工作。爷爷也不擅长家务,因此照顾我成了他最重要的事情。那些日子已经过去三四十年了,但我至今仍能清楚记得爷爷怜惜的目光,记得夏日的夜晚,他一直摇动扇子为我驱赶蚊子,冬日的中午,他帮我把小板凳搬到我家茅草屋的墙根下,让我坐在那里晒太阳。

9岁之前,我偶尔地会被带往外婆家或者父母家小住,每次和爷爷分离都会大哭大闹,但心里知道,过不了多久,还是会被送回的。而9岁那年的夏天,我被母亲彻底带走,开始回到父母身边。

这次的分离带给我的感受至今还是那样巨痛,像一颗树被连根拔起,被强行地移植到另一处完全陌生的地方。刚回到父母身边的那些日子,每当夜晚来临,我内心对爷爷的思念就无法遏止,不知道多少个夜晚,眼泪浸透了枕巾。我那时觉得自己像一个被抛弃的孤儿,自己喜欢的人突然就从生活中消失了。

和母亲对峙

回到父母身边的生活是令人绝望的。父亲常年出差在外,基本是缺席的。母亲脾气暴躁,她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是骂就是打。我在爷爷家时是公认的好孩子,很乖巧懂事,被家人宠爱。但和母亲在一起,感觉无所适从,怎么做都是错,怎么做她都不可能满意。我渐渐开始抵触她,性格也不再像童年那样开朗、自信、快乐,而是很孤僻、自卑、阴郁。越是这样,母亲越是厌烦我,我越是憎恨她,和她对立,内心充满愤怒和反叛。

这严重地影响到我未来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

漫长的医治之路

我的人生在进入中年之际,遭遇了严重的触礁。先是婚姻破裂,然后是放弃事业,再后来是想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感谢上帝,在这个时候我有了信仰,总算可以继续我的人生道路,但我常常陷入情绪困扰。

2002年我结识了香港的心理辅导老师Alice,我作为她的学生和病人,开始了漫长的医治之路。她和我一起探讨我的童年伤害、婚姻伤害,内在的愤怒,以及与父母的关系。帮助我剖析我的“分离焦虑”。让我看到我在人际关系中的攻击性、破坏性,是源于我的不安全感和自我否定,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的焦虑,强烈的悲观情绪,潜意识里认定自己不配被爱,一定会被抛弃。在几年断断续续的治疗中,我在Alice面前像一个成年人儿童,常常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要感恩的是我生命出现了Alice,还有黄维仁博士等一些有恩慈之心的专家,让我的心灵被医治并获得成长。

现在多数时候,我对生活常常有一种幸福感,不再像过去那样愤懑。我和父母的关系,特别是和母亲的关系,也得到修复。但永远遗憾的是我和母亲之间无法有大多数母女所有的亲密感,我们仍然无法拥抱,牵手也觉得有些别扭。我内心很羡慕那些我称着天使性格的人,他们从小在平稳幸福的家庭长大,有父母的爱陪伴,他们自己从容,有安全感,待人宽厚、温暖,而我这样成长背景的人无论后天怎样努力也无法做到的。

如果有机会,我想告诉每一个父母:爱你的孩子,请不要离开他!

编者注:如果你也有与作者类似的童年,同时你也想生活变得更好,也可以像作者一样寻求治疗,不要让这些不幸像疾病一样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了!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到一些心理学课堂中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既可以治疗自己,同时还可以学到知识帮助别人。、催眠、完形、萨提亚的课程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