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批评而起的“病”
因承受不起批评而生病,听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确是事实。研究发现,孩子发生的某些疾病,只要父母调整一下不良的教养方式就能得到缓解。
案例:苗苗是二年级某班的班长,一天在上体育课时,受到老师的批评,当晚就出现了胸闷、气短、不想吃饭等症状,父母领他去医院就诊,医生怀疑她得了心肌炎,住院检查一个月,却一无所获,但症状却有明显好转。就在出院的时候,苗苗的双腿又不能站立。父母再次把她带去医院,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判断她患的是一种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癔病。
癔病没有器质性基础
医学分析:癔病又称为转换性障碍,是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实践、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基础。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此外,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性格特点也是癔病的易患因素。儿童癔病多见于5~10岁的女孩,多有家庭不和、教养不当、父母过分溺爱等原因,造成孩子任性自私、好显示自己和暗示性较强的性格。临床表现形式与年龄因素有明显关系。学龄前的孩子多表现为情感暴发、躺地打滚、哭闹抽搐等,以引起父母的关注。每次发作,要求得到满足之后,会反复出现类似发作情况,使异常行为模式化地固定下来。
提示:父母平时要给孩子提供意志锻炼的机会,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创设有一定难度的情境,让孩子在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并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提高社交技能,从而体会到平等与公正,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无法宣泄而导致疾病
心理分析:孩子通过患病得到益处,虽然身体上得了疾病,但被压抑的本能意愿却得到一定的满足,减少了她的心理焦虑,有病还能得到所爱的人的关注和同情,并且可以逃避或躲开某些困难的情境或任务。苗苗被老师批评后,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出现,包括愤怒、羞愧、尴尬、不满等,但她无法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因此,当晚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可以解释为抑郁的表现。随之入院,使她暂时逃避和回避了她不愿面对的困境,就在出院的时候,双腿又不能站立,是因为她又要面对现实了。这种现象就如同弗洛伊德的观点,没有得到满足的本能愿望和没有解决的心理冲突又被压抑,是造成神经症的基础。
提示:父母要给孩子安全、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和情绪的机会,哪怕这种表达是不合你的要求。然后再帮助孩子进行情绪和感受意义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孩子自己的,而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让孩子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缺点,才可能使自己不断完善。
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
教育分析:家庭生活中,父母对于孩子要有要求,但是不能苛求,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平时应允许孩子犯些小错误,但是需要不断地减少错误。当发现孩子情绪低落、不爱说话等状况时,要用一种不太急切的声音询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在孩子告诉你事情经过的过程中,要做到不插嘴、认真地听,这样的态度表示了对孩子的重视。如果用轻描淡写的方式想让幼小孩子忘记不开心,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提示:生活中,父母要通过事例,让孩子建立“每个优秀的人都有弱点,而弱点并不影响别人对他的看法”的观念;如果孩子受到批评后,父母不妨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譬如“你认为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你呢?”“老师一定会对她喜欢的孩子要求高,是吗?”让孩子在接受批评之后仍能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父母还应及时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