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中国人性的管理:看开而非看破

A单位主管出缺,王甲、李乙、张丙都有意争取这一职位。

但是,他们心里有数:争得不剧烈,显得没有什么力量;争得太剧烈,反而引起决定者论关系,谈实力,三位都差不多,可以说难分上下。主管缺只有一个,争来争去,很明显是一胜两败。

王甲、李乙、张丙都无意跳槽,用不着孤注一掷。所以他们不的而同,采取“不争之争”的策略。既然没有获胜的绝对把握,又不愿意争不到就离职他去,干脆用“不争”来“争”,看看结果如何。

不久,李乙获得晋升,狠高兴地走马上任。王甲,张丙落选,难免闷闷不乐。

老板做得根漂亮,分别安慰玉甲和张丙,说是“原本要升你的,不料有一些流言,才临时改变”,希望“不要灰心”,并且承诺“只要好好工作,以后机会还根多,一定不会忘记”。

王甲和张丙的反应有一些不同。王甲微笑地回答:“升不上去没关系,我会好好工作,以后还请多多提拔。”张丙则显然狠不服气,愤慨地说:“升不上去没有关系,我会好好工作。不过平白遭受流言的伤害,我实在不甘心,希望能够彻查,以明是非。”

如果您是老板,对王甲、张丙的印象如何?以后真的有机会,会优先考虑王甲,还是张丙?

主管出缺的原因狠多,归纳起来,也不外乎下述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强势的升迁型。老板非常贪识他,让他晋升,也让他安排继任人选。在这种情况下,王甲、李乙、张丙根本用不着争,因为没有争的机会,只有看平日和主管的关系,够不够让他把自己安排上去。第二种是弱势的升迁型。老板让他晋升,也问他谁来继任?但是,只接受他的推荐,不一定如他的意。甚至他自己量力,根本就不推荐。还有一种是空白的出缺型。包括原任主管平调或离职,退休或死亡,以及新增单位的主管。有如一片空白,所以引起抢夺位置的竞争。

部属最好有机会追随强势的主管,只要尽力而为,好好协助他,便可以“同登龙门”,这是最有效的升迁途径,不需要经过激烈的混战。然而,强势主管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求不到机会,一点办法也没有。同时强势主管多半要求严格而且丝毫不荀,追随这样的主管,升得快死得也快。升不上去又让他有不好

的印象,那就更加倒霉。遇到弱势主管,部属得不到强而有力的支持,也狠难在主管晋升的时候,获得顺理成章的升迁。但是,在背景不够强的环境中,才能够真正磨练自己,使自己更加机警与稳健,就算必须竞争才有升迁的机会,也是成败操之在我,总是值得自豪的。

主管平调或退休,多半是可以预儿的。退休的年龄,为有关人员共同注目的焦点。干调的主管,则是专长不合的一种迁移,明眼人看得相当清楚。这两种情况,必须及早准备,届时瓜熟蒂落,自然成功。

死亡出缺,通常称为死缺。怕是怕,还是要当,搬一搬座位,改一改风水,便可以心安理得。主管离职,接的人是谁?顿觉阴谋家露出真面目。其实,表面上是死亡或离职引起混乱的战争,实际上有心人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决一死战了。至于新增单位的主管,我们如果想得长远一些,也不难看出“先有人动脑筋,千呼万唤才增设出来”的不易之理。

不论那一类型,不管什么情况,在决定的关键时刻,都免不了一番争夺。尽管不争之争老早已经开始,最后关头,总是明显化而白热化,最少也要让老阅对自己加以考虑,才算真正达到“不争之争”的目的。老板可能速战速快,理由是“夜长梦多”,愈拖问题愈多,愈不容易摆平;何况主管职位空得太久,势必耽误要事。老板也可能采取拖延的策略,理由是“冷却一下”,大家才不会闹情绪;就算摆不平,至少也表示已经尽力在摆平。

这两种理由,都有道理,也都很牵强。可见理由是人编出来的,自己相信,那就是道理。重要的是决定,锅盖得再紧密,终究要掀开来。竞争的人不止一位,结果总是一家欢乐几家愁。老板决定之后,对新任主管要激励一番口让他好好表现。对落选者安慰的话,当然一则要找出理由,再则要给他希望,所以说来说去,离不阁“原本要升你的”、“以后还有机会”。落选的人,当然不可能恼羞成怒,除非他愤而辞职。“升不上去没关系”便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惯用语,并不代表真正的心意。倒是下面接着说出来的话,可能发自内心,构成自己未来发展的助力或阻力。

王甲微笑地说:“我会好好工作,以后还请多多提拔。”这种“看得开”的态度,必然对他将来的升迁,带来良好的契机。因为老板听了,会觉得他很善于领会老阅的话意,也能够体谅老板的心意,因而对他产生歉意。以后有机会,自然优先考虑王甲。

张丙愤慨地说:“平白遭受流言,实在不甘心。希望彻查是非,以明事实。”听起来很有道理,也是“不要让自己的权利睡着了”的一种表现。但是,老板会觉得他根本听不懂自己的话意,把安慰的藉口当做是真的。如果听懂自己所说的,不过是一种藉口,却坚持要彻查,那就是不够体谅的态度。

老板可能口头答应他一定查明,心里则好笑得很,转而庆幸自己没有升错人,暗中告诫目己,此君“看不开”,最好不要招惹他。

看开并非看破,看不开却必然看不破。我国的云门禅师说过这么一句话:“日日是好日”,便是看得开的最好说明。一个人的理想未能如愿达成,不妨在鸟云密的云层上面,假想有一道明朗的阳光。忧郁的心情,自然会跟着明朗,这就是看得开。

孔子说:“富贵于我如浮云!”他不是看破,却是真正的看开。孔子并不是不在乎富与贵,他只是明白“努力和成功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的道理,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希望我们“尽力去追求,却不必把富与贵当作永久存在的东西”。

有些人失败之后会成功,有些人则失败之后不会成功,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不是常说“失败为成功之母”吗?.为什么有不同的后果呢?

仔细观察的结果,很容易发现那些遭遇失败,却不怨天尤人,不乱发牢骚,反过来好好检讨自己,进而充实自己,等待下一次机会到来的人,他就获得成功。

至于那些失败之后,便归罪于别人,认为自己受委屈、吃大亏,因而到处发牢骚,就算下次机会到来,他也把握不住,自然无法得到成功的果实。

王甲看得开,知道“多人竞争,不可能人人成功”的机率,也明白“原本要升你”只是安慰的话,更了解“这一次不成,还有下一次”的道理,因此坦然地接受失败的事实,洒脱地微笑着,并且表达出“以后还请多多提拔”的愿望,等于开始下一梯次的部署,所以助力最强。

张丙看不开,心中始终不服气,说不定认为老板有意歪曲事实,竟然拿“有一些流言”做藉口,真是令人不平则呜,要求彻查真相,自以为“如果不反驳,等于默认”,因而据理力争。

老板可能承认自己编造籍口,请张丙原谅吗?老板会由于张丙要求查明是非,便坦承自己的过失吗?他只是觉得好笑,这种话也听不懂,幸好没有升他当主管。

一个人不可以看破,一旦看破了便无所争,失去竞争的原动力。在世俗的社会上,显得过份消极。一个人不可以看不开,否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就算成功,后面的路也走不通。因为不可能没有挫折,依然通不过。

看开不是看破,看破一切,就觉察所有一切都是假的。明知是假的,在未破之前,仍然是真的,叫做看开。

看不开的人,十分苦恼。人生不如鸢事十常八九,那里受得了?看破的人,往往流于“不争”,群体就不会进步。看开而不看破,乃是“不争之争”的最佳原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