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直言敢谏美名传
范仲淹直言敢谏美名传
作者:朱延嵩
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皇帝要在冬至节这天,率领百官为皇太后祝寿,并行跪拜之礼。此举悖逆皇帝事亲的仪规。然而,大臣们却面面相觑,无人敢言。对此,时任秘阁校理的范仲淹上书,直言此举不当:“天子有事亲的本分,却不能用做臣子的礼节。有向南的位置,而没有朝北的礼仪。如果在家里,给家人行礼可以,今天与百官同列在一起,有辱天子的身份,损害天子的威风,不可以作为后世遵循的法则。”
范仲淹此举令他的老师,同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的晏殊深为不安。晏殊指责范仲淹出言无忌,近于沽名钓誉,并会累及他人。对此,范仲淹不以为然。他给晏殊写信坦陈自己的心迹:我一直相信圣人之书,师法古人行事,忠于朝廷,爱护黎民百姓。故对皇帝的过失,应“有犯无隐,有谏无讪”,即使是冒杀身之祸,也要敢言直谏。
范仲淹的“忠直不挠”,还体现在他与奸佞专权之辈作斗争上。《麈史》记载:“仁宗的时候,朝廷里有一个依靠其父亲势力作恶的人,权势已经达到手眼通天的程度。范仲淹时为京官,决定与这个祸国殃民的狂徒对抗,于是详细收集该人的犯罪证据,把他的罪名一一罗列出来,准备向皇上参奏此人。但范仲淹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京官,位卑言轻,与恶势力做斗争的风险很大。为此,他做的准备是:把家里凡是言及兵法的书都全部烧掉,并告诉他的儿子纯佑说:“我今天上疏皇帝身边的奸臣,肯定会得到死罪。我死后,你们千万不要再做官,就在我的坟边以教授为业。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奏章得到皇帝的嘉奖,并罢黜了那个作恶多端的人。
宋仁宗从善如流,明辨是非,让范仲淹的准备落空。然文正公面对风险无所畏惧、知难而进的精神,体现了士大夫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秉持正义的铮铮铁骨,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从政信条,也被后世传为佳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