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逆反并不是任性
两三岁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
孩子随着年龄的长大,有自己的主张了,大人给他的自主权也要随之增多。两三岁时,孩子正处于第一反抗期。
“儿子5岁了,不知为什么,他总是跟我唱对台戏,我让他往东,他却偏要往西。我让他擦鼻涕,他却偏把鼻涕弄到脸上。”一位妈妈苦恼地诉说着,“3岁前,儿子挺乖的,随着他一天天地长大,照理说应该更乖,可这儿子却变得越来越固执任性,你说‘宝宝,到妈妈这儿来’,他偏说‘不去’。这孩子简直在朝坏的方面发展……”
反抗性与独立分析能力成正比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追踪调查:在2~5岁的孩子中,各抽出l00名反抗性较强和几乎无反抗性的幼儿,随后追踪调查他们至青年期的情况,结果发现,存反抗性较强的l00名幼儿中,有84人意志较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而在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6人意志较坚强,其他孩子遇事不能独立地承揽任务,做出决定。因此,幼儿的反抗性行为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欧美等国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说“不”,“我们家的孩子能说不了”,西方国家的妈妈们常常为孩子的这一成长感到高兴。
孩子喜欢自己来是自我意识的萌发
幼儿的叛逆常常源于他们对独立的需要和对成人过多限制的逆反。2~3岁,正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孩子对抗家长的行为,他说得最多的话是“我不”、“我就是”、“我自己来”,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孩子开始寻求独立,事事喜欢自己来,拒绝、顶撞、唱对台戏,成了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如果此时父母总觉得孩子小,不肯给孩子自己做事的权利,或帮他做了他想做的事,结果孩子会为此气恼,觉得被人轻视,自然要反抗。孩子这时候要通过行为证明,我可以做这个做那个。
独立的需求不是“任性”
总之,独立的需求不是“任性”,真正的任性是孩子一味地在物质或金钱方面提出要求。孩子叛逆的表现是自我的发展,他希望能自己体验“我自己来”的感觉。不甘心生活在父母这个“别动”,那个“不许”的规则底下。如果将你无微不至的照看比喻成蛋壳的话,他现在就是脱了壳的小鸡。3岁的这场危机,标志着孩子不再是婴儿,他是“儿童”了!如果一切包办或一味地训斥、惩罚,只会让孩子遇事缩手缩脚、强拗偏执,父母只有适度地放松,才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个胜利者,参与者和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