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有“分离焦虑”

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需要别的“爱”去取代。如果他们因此而哭,也千万不能责骂或甚至取笑;责骂或取笑,往往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或甚至打击他的信心。

任何一个baby都曾经历“分离焦虑”的过程。

和妈妈温暖的怀抱、熟悉的体味和轻柔的话语分开,任谁也难以忍受,更何况是对这世界完全陌生的小娃娃呢?

皮皮一岁十个月前,皮爸、皮妈若外出,皮皮已显现紧扒不放的情形,他多么希望整天绕在爸妈身旁玩耍。

“爸爸,byebye!妈妈,byebye!”当我或皮爷抱着皮皮靠在二楼窗台,向楼下的皮爸、皮妈摇手,一开始皮皮把这个举动当做游戏,所以开心地晃着小手,等到皮爸、皮妈转身离去时,皮皮就哇哇大哭了。

这时,为了安抚他的情绪,皮嬷、皮爷就会使出浑身解数,一下子抱着他看鱼缸的鱼儿游来游去,一下子抱他打开房门或拉开衣橱,然后逗趣地说:“哇!没有,没有看到!”但一岁十个月后,以上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就不管用了。

两段EQ带动过程

由于皮妈在小学任教,担任高年级导师,往往清晨就得出门,待皮皮睡醒,见不到妈妈踪影时,他常三步并两步,蹬蹬地跑向门口,然后对着木板门,伸开双臂说:“妈妈,抱抱!”这时,用哄骗、用吓阻都不宜。

好吧!这是学习“面对”的好时机,让阿嬷陪你处理分离焦虑的情绪吧!

我通常是采取两段EQ带动过程:

一、接受宝宝的情绪。哭啦、闹啦、害怕啦,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所以,不阻止他掉泪,也不制止他出声。

二、重建宝宝的安全感。有时抱着他,以同理心的言词响应他的需求。如:“好想找妈妈哦!”或“皮皮爱妈妈哦!”接着告诉他:“还有阿公、阿嬷陪你玩!”让他感受到身旁仍有可信靠的大人围绕着。

像这样处理了约三五分钟,皮皮就可以安心地喝牛奶或跑到录音机旁听儿歌了。

皮妈生了皮弟,除了需要做产后调养,多多休息,还需要半夜哺乳皮弟,所以让皮皮轮流和我或和皮爷睡觉。有一段时间,睡前常听到皮皮站在爸妈房门口,面对着紧闭的门板,小心翼翼地问:“妈妈,可以进来吗?可以吗?”

后来当我们把他抱开,他立刻放声大哭。为了让皮弟有恬静的睡眠,变成有时皮妈和他在另一房间的床上聊天讲故事,有时就更早带入另外的卧室谈天说地,让他忘了找妈妈。

可是,妙得很,隔天一早,皮皮睁开眼睛立刻又跑到爸妈房门,对着门板问:“妈妈,可以进来吗?可以吗?”有时连半夜睡梦中,我也听过他喃喃呓语:“妈妈,可以吗?”

在坐月子到尾声时,皮妈已调养得差不多,爸妈的房门又可以为皮皮随时打开了,这种害怕分离、渴望亲密的呼唤就减少了。

有妈妈味道的棉被和录音机

“我要妈妈的棉被!”皮皮不论晚上睡觉或午睡,他最珍贵和亲近的棉被是一条彩色被单。

所谓“妈妈的棉被”,应该是指“有妈妈味道的棉被”,对我而言,并没有闻出什么名堂,可是对一个稚龄的宝宝,那可是“人生美味”,因为其中糅杂了妈妈的各种气味,对宝宝有安定情绪、建立联系的妙用。

因此,每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妈妈的棉被”就成了皮皮最好的朋友,皮皮往往抓紧着它睡得满身大汗,这时,只能轻轻松开他的手心,才能把棉被慢慢移开。

尽管皮皮不知道“妈妈的棉被”不在手中,然而,还不能挪到嗅觉的范围之外,因为那充满安全、亲近、熟悉的气味,仍不知不觉传递着一份安全感,让一个宝宝适时享受了甜美的午睡时光。

皮皮约两岁半,经历暑假期间和妈妈亲密粘腻的日夜相处后,他很不能适应开学后,妈妈一早就去学校,直到下课才回来。

对他而言,早上睡醒找不到妈妈是生命里的一个冲突,任凭大人如何解释和劝告,都不能补足他因“找不到”所产生的害怕。后来有一天,皮妈把小型录音机摆在她和皮皮之间,一边对话一边录音。“皮皮早上起床看不到妈妈,妈妈去哪里呢?”“学校。”“上次妈妈带你去学校,你有没有看到许多大哥哥、大姐姐?对,妈妈就是他们的老师,以后你长更大一点,要不要去学校上课?”

就在这样共同经验的回想和“妈妈究竟去哪里?做什么?”的清楚表明后,每当皮皮问起妈妈的去向,录音机就成了贴心的保姆,只要妈妈耐心分享的声音放出来,皮皮通常听完一遍,就笑嘻嘻地去找玩具玩了。

他的感觉没有发泄完毕

皮弟从小和皮妈的黏结很深,他常像小猴子一样紧抓着妈妈的背膀,也像小袋鼠一样紧贴着妈妈的胸部。

由于黏得紧,皮弟的“分离焦虑”比皮皮拉的时间还长,皮皮从小就适应身边有皮爸、皮妈、皮爷、皮嬷、皮舅们,如果一时找不到妈妈,至少还有其他大人。

然而皮弟就不一样了。

皮弟就是习惯只找皮妈,认定妈妈是他唯一的“最爱”。所以,从小他的眼神就是紧追着妈妈不放,也像跟屁虫一般,妈妈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因为如此黏人,皮妈有时必须赶时间出门,只好在其他大人的遮掩下,才能顺利脱身。

然而卡通总有时间到的时刻,玩具总有玩腻的时刻,这时,往往听到皮弟焦虑地询问:“妈妈呢?”

当他一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屋子里又四处找不到妈妈的身影,于是就放声大哭。

皮弟的放声大哭不像哥哥一般,皮皮在三分钟内发现“事实就是如此”,往往在大人转移注意的引导下,就挂着眼泪跑去玩耍了。而皮弟的哭就不一样了,简直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

皮弟的哭声里有着紧张、有着焦虑,还有着深沉的愤怒。

有一回皮弟转身见不到妈妈,他很生气地跑来对着皮爷和我说:“我不要妈妈了。”

过去,我们可能会限制他不准讲批评妈妈的话,后来发现越是阻止,他越是愤怒,因为他的感觉还没有发泄完毕,这时怎么引导都无效。

所以,当皮弟生气地说“我不要妈妈”时,皮爷和我对望一眼,我们很有默契地回问他:“为什么不要妈妈呢?”

“我不要妈妈去上课。”皮弟发出了小朋友最自然的心声,但是接着他有了“暴力”字眼。他说:“我要打妈妈。”

听到“打”字,我不免心生惊吓,但是这就是大人要适度引导小朋友的重要时刻。他们可能不知道“打”这种字眼的负面感觉,但想要消弭这种字词的威力,至少不是“以暴制暴”,又把他们骂回去。所以只有耐心聆听和正面引导。

“我们不打妈妈,我们要爱妈妈。那你跟阿公、阿嬷玩,好不好?”我们又追问。

“不要。”皮弟回答得斩钉截铁。尽管他“拒绝”了我们,但是我们明了这是他正在发泄情绪,并不是真的“不要”我们。所以,接着又问他:“那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我去跟哥哥玩变形金刚大战!”说完,他转身跑到客厅找哥哥,手上还捏着他最爱的“柯博文”(他的好人变形金刚)。

情绪发泄完了,引导的过程也完成了,只见他又开开心心跑去跟哥哥玩了。

用别的“爱”去取代

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需要用别的“爱”去取代。如果他们因此而哭,也千万不能责骂或甚至取笑,例如:“你都长这么大了,还为这种事在哭,会笑死人了!”这一类的话;这一类的话,往往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或甚至打击他的信心。

【吴娟瑜老师的温馨叮咛】

孩子为什么有“分离焦虑”?

出生后的宝宝几乎和妈妈朝夕相处,“妈妈”等于是宝宝的“全世界”,睁开眼睛就看得到妈妈慈爱的微笑;尿布湿了,就看得到妈妈耐心的协助;肚子饿了,就看得到妈妈来喂他……

长久之后,孩子和妈妈形成了情感的依附关系;妈妈是带给他快乐的源泉,妈妈是带给他安全感的保障;但是,从一岁多开始,妈妈需要逐渐培养孩子“短暂分开也很安全”的经验。

例如,在同一屋内,但在不同房间,由别的大人来陪伴孩子,从两三分钟、到约五分钟、到约十分钟,渐渐地,孩子习惯不在妈妈身边也很安全的感觉时,他才有能力处理妈妈不在同一个屋子里的“分离焦虑”。

家中如果大人多,孩子也习惯和不同的大人有互动,那么,和妈妈依附的情形会减弱,自然就比较少有“分离焦虑”现象。

适应“分离焦虑”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比较能适应离家去念书,或爱人移情别恋的情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