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顺儿的惊人之举—直面行为背后的根源
WordPress数据库错误: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wp_posts.*, yarpp.score
FROM wp_posts join wp_yarpp_related_cache as yarpp on wp_posts.ID = yarpp.ID
WHERE 1=1 AND yarpp.score >= 1 and yarpp.reference_ID = 48218 AND wp_posts.post_type = 'post'
ORDER BY score DESC, wp_posts.ID ASC
limit 10
父母养育孩子,有一个基本的期待,就是孩子听话。在父母看来,听话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孩子做得好,父母会夸:乖。孩子做得不好,父母会说:不乖的孩子,爸妈都不喜欢。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孩子太听话,太乖顺,父母却要当心:乖顺儿的背后可能有隐患。
探索心理障碍的根源,我们发现有一个普遍的事实:许多在父母眼中,在所有的人眼中一直乖顺的孩子,后来出现了心理困难和行为问题。对此,父母感到十分震惊和困惑:孩子一直都很听话,怎么会变成这样?之所以震惊和困惑,是因为他们内心里有一个假设:听话的孩子不会有心理问题。其实大谬不然。
十几年前,我在一个大学教书,班上一个女生跳楼自杀了,惋惜之余,所有人还为之惊愕不已。这是一个教授的女儿,老师们都认识她,大家谈起来,共同的印象是,她自幼就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常看见她跟着母亲到图书馆,安安静静地看书,很少跟同伴玩耍,从小学到大学,她一直都是好学生…… 当时,作为这个班的任课教师,我发现这个女生行为有些异常,也曾向系里作过汇报,但系领导和老师都对我说:这不可能,这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 一个月后,她从宿舍楼顶跳下来了……
后来从事心理咨询,了解求助者的成长经历,我常看到的情况是:从一个个家庭里,走出一个个乖顺儿,后来走进我的咨询室。我渐渐有一个体会:孩子太不听话,这是问题,却是可以看得到的问题,会引起注意,会加以适当的干预;孩子太乖顺,也是问题,却往往是意识不到的问题。因为问题不易看到,就会在暗中累积,一旦爆发,就成了大问题。
问题是怎样形成的,以及会导致怎样的影响,这是下文试图探讨的方面。
家庭的影响因素
涉及到乖顺儿问题,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不可不谈,我简略涉及到以下几点。
强迫环境。
基本上可以说,乖顺儿是强迫环境的产物。在相当多的家庭里,父母总喜欢替孩子作主,根本不管孩子的意愿。他们一味“为了孩子好”,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他。如果一个孩子长期不能自己做出选择,从小到大,只能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他会慢慢失掉自主的空间,发展不出自主的能力来。甚至,长期而过度的强迫会导致心理障碍,如强迫症、抑郁症等,包括人格障碍。如果从潜意识的角度分析,我们甚至有这样的理解:心理症状是乖顺儿型患者对强制型父母的报复,只是他们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量案例表明,长期生活在强迫环境里的孩子,会变得乖顺而无奈,后来出现了心理症状,并且,这症状成了他们最有力的武器,使骄傲而强大的父母变得焦头烂额又无可奈何,而患者自此躲回到家里,把家庭环境变成肆意发展症状的自由空间。因此,强迫性的家庭环境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过去没有自主,现在有了症状。过去对孩子过分控制,现在又对孩子过于放任。过去的乖顺儿后来会做出惊天动地的行为,让父母一下子威风扫地。案例如,一个长期生活在强迫环境中的乖乖女,在高中时期离家出走,几乎毫无判断地跟着一个骗子逃离家门,用父母的钱养着那个骗子,直到某一天对方消失得无影无踪。
父母冲突。
在许多乖顺儿的背后,我们发现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父母之间存在巨大冲突,或因养育孩子的观念与方式相反,或因感情不合,他们一直争吵不止。生活在他们制造的矛盾和冲突里,他们的孩子会感到很不安全,担心父母离婚,双方都不要他/她。出于安全的考虑,孩子把自己变成乖顺儿,试图两面讨好,好让父母因为他的缘故能够和好。长此以往,孩子身上慢慢养成首鼠两端的思维倾向,甚至会形成强迫型的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
过多威胁。
来自家庭环境的威胁,会给孩子的心理与人格成长造成损害。在直面心理咨询实践里,屡见不鲜的情况如,父母常用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对事情做灾难化的预测。例如,他们很容易对孩子说: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将来连扫垃圾的工作也找不到。这是一种思维威胁。还有一种是行为威胁,殴打孩子会造成威胁,还有一种情况,如父母殴打哥哥或姐姐,会给弟弟或妹妹造成很深的恐惧。举一案例:有一个求助者回忆自己幼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当着她的面殴打哥哥,她心里非常害怕,就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十分乖顺。在她的头脑里,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乖就要被打。这个观念随着她长大成人并没有消解,而是发生了变异和泛化:她害怕得罪别人,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压抑自己;她心里对人没有信任感,因而处处讨好别人。因为总是压抑自己,隐忍太多,她内心里对人怀怨极深,敌意很强,但在外在表现上,她又试图让每一个人都喜欢她。结果是,她生活在长期的自我冲突里,活得很累,渐渐陷入持续性的抑郁状态。
过度保护。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以用来形容生活环境对生命成长的影响,因此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但有许多父母对孩子有过度的担心,生怕孩子在生活环境中受到任何一点不良影响,因而限制孩子跟同伴的交往,把孩子局限在家庭环境里。他们试图把自己的家制造成一个天堂,简直要把孩子培养成纯洁的天使。特别是,他们会把一套黑白分明的道理灌输给孩子,保证孩子的头脑里有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等。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来自生活的直接经验,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会显得过于单纯,不知道如何跟同伴打交道,在生活中过于刻板,缺乏应变能力等。西方一位作者说: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按我的理解,所谓“坏女孩”,是具备适应世界的能力(能走四方)的孩子,而“好女孩”则是那些受到过度保护、难以适应世界的孩子。当这样的孩子进入一个真实的世界,他们会觉得太复杂,会变得茫然无依,会指责世界这不对头,那不对头;在同伴中他们会感到自卑,别人什么都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这时,他们可能会躲回到过去的“天堂”里,或者躲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不愿意走出来面对这个不是天堂的世界。
过多赞扬。
孩子乖,很好,但不要过多夸奖孩子乖。如果把“乖”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我们发现,乖顺儿是被过度的赞扬塑造的。一个孩子,因为表现得乖,得到了赞赏,为了不断得到赞赏,他总要表现得很乖,最后就把自己变成乖顺儿。直面心理咨询发现,许多孩子为“乖”付出太大的成长代价。考察心理障碍的发生根源,许多人的症状背后都有一个“太乖”的成长经验。乖顺儿为了在别人眼中成为好孩子,获得好评价,他们会牺牲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想法,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态度,不能按自己的心愿去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因为害怕犯错误,害怕失掉好评价,他们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地方,不敢作出尝试,因而失掉许多宝贵的成长经验。
乖顺儿的反应机制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孩子在这种环境里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也是我们关注的方面。
压抑欲求。
生命有各种需求,生命成长的条件是,这些需求得到适当的满足;症状发生的原因往往是,正当的需求受到过度压制和剥夺。我曾接待的一位患有焦虑症的求助者,他是一个典型的乖顺儿类型,在幼年时期,他的正当需求总是受到父母的压制。例如,父母不让他看电视,他就不看电视,但心里总想着电视;父母不让他跟别的孩子玩,他就不跟别人玩,但心里总想着跟别的孩子玩;父母把他关在阁楼上做作业,但他听到楼下树林里孩子们玩耍的声音,他看不进书,就一个人坐在那里玩火柴,一根一根点燃,拿在手里看它们一根根熄灭。我发现,欲求受到过多压制,会造成变相的反弹;欲求遭到严重剥夺,会在内心形成欲壑难平的空缺,是当事人在日后以非理性的方式要求满足,这种方式就是症状。后来,在当事人身上,幼年时期的那种外在压制与内心反弹变成了一种症状模式:“现在父母不让我焦虑,我自己也想不焦虑,但就是控制不住要去焦虑,而且我都不知道为什么焦虑。”
逆来顺受。
生活在强迫性的环境里,乖顺儿渐渐发展出一个反应机制,就是强迫自己,违背自己的意愿,让自己去遵从别人的意愿。不知不觉之间,乖顺儿接受了许多自己不情愿的东西,这些东西又慢慢沉潜到潜意识层面,在那里累积成为一个负面的情绪源,其中充满了恐惧、怨恨、敌意等,而这些情绪会控制当事人,导致他在生活中的某些极端行为。由于乖顺儿太多违背自己,他们后来就把自己逼到这样一个地步:“死了算了”,“一了百了”。有一个年轻女子不满意父母安排的婚姻,在结婚第十天突然在家乡消失,跑到外地实施自杀。她被救下来,送到直面接受危机干预辅导,在这个过程中,她意识到,事情导致这样的结果,根源是自己逆来顺受的性格。她自幼是一个乖乖女,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十分在乎别人的看法。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心里不愿意,但怕父亲发火,也怕村里人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就不敢明确拒绝,只是暗中用各种理由推脱婚期,到了无可推脱的地步,她只好在心里对自己说:“人家都可以活,我为什么就不可以活?”就这样,她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去。在生活中,人们只看她外在的行为,却不知道她内心经历的挣扎,因而,她的家人非常惊讶和伤心:怎么会这样?她一直都是那么好……
一向乖顺的孩子,由于长期以来逆来顺受,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会选择用极端行为去打垮强迫他们的父母。乖顺儿在反叛的时候,他们会跟自己的父母斗到底。对于他们的行为,父母始而惊呆,继而压制,然后变得无奈,做出毫无原则的妥协,最终听凭孩子躲回家中,把家变成让孩子发展症状的病场。从乖顺到反叛的孩子,不管他们过去选择乖顺,还是现在选择反叛,都不是出于自主,而是受制于内心积累的一种强迫性的力量,他们的反叛行为是非理性的、症状性的。
接受一切。
我曾接待一位二十七岁的女子,发现她身上有一种明显的冲突:她一边前来寻求咨询,一边在咨询过程中抵抗一切。在我们的谈话中,她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二十岁之前,我从来没有犯过任何错误。”由此探索下去,发现当事人在二十岁之前是一个十分乖顺的女孩,她所谓“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真正的意思是,她听父母的话。我们要问,听父母的话就不犯错误吗?关键就在这里,对许多乖顺儿来说,听父母的话,如果犯了错误,那是父母的错误,自己不用承担结果,就算没有犯过错误。可以设想,一个二十岁之前完全顺从的孩子,到二十岁之后,可能会以某种方式进行全面的反攻倒算——她选择了症状。用比喻来说,一个过于乖顺的孩子,就像不加鉴别地吞咽一切食物,以至于吃伤了胃,后来不管吃什么都会反胃、呕吐。因此,那些不加选择地接受一切的乖顺儿,到后来也会不加选择地反抗一切。这似乎成了一种心理模式。对于这位当事人来说,过去,凡是别人所说的,她一概接受;现在,凡是别人所说的,她全部反抗。以前,她以为听别人的话,能够成为好孩子;现在,她以为不听别人的话,表明她在做自己,其实二者都不是真正的自己。乖顺儿不是在自己的经验里长大,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真规则,什么是貌真规则,不知道持守什么,放弃什么。他们把许多东西压抑在内心里,他们的潜意识里有一个火药库,一旦被某个事件点燃,就会全面爆发,发生惊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