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出在家庭
WordPress数据库错误: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wp_posts.*, yarpp.score
FROM wp_posts join wp_yarpp_related_cache as yarpp on wp_posts.ID = yarpp.ID
WHERE 1=1 AND yarpp.score >= 1 and yarpp.reference_ID = 48286 AND wp_posts.post_type = 'post'
ORDER BY score DESC, wp_posts.ID ASC
limit 10
近来我接触了好几例初中学生、高中学生的案例,从他们的现状中我看到了一个个不合理的家庭结构。所以不由自主提笔想写下来,能给有这方面困惑的家庭和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们一点帮助。
李XX,高三学生,面临高考之际,不到学校去了。眼看着接近高考,家长着急,孩子无所谓。家长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他的孩子。家长几经周折终于把孩子带到我的单位,告诉他是带他来看心理医生的,孩子说:“如果这个医生像武汉的陶XX那样,我就给他几嘴巴,如果不是那样我不理他。”虽然好不容易把孩子带来,家长听到这话,心里一凉,不过还是让他见到了我。几分钟后,孩子不仅理会了心理医生,而且还滔滔不绝的谈了他十几年成长的经历。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从初中最后一年开始,四年的时间这个孩子尽用刀、玻璃等锐器在自己的胳膊、手上自残整整100次,有着深浅不同,大小不一的100个伤疤。当时我的心就是痛的,这个孩子的心有多苦,他无人可说,每人能理解,他就是这样能让自己舒服一点。他除自残以外还向家长、老师攻击。为了帮助他,我让他用一个三角形来描述一下自己的家庭,他说:“我的父母和我之间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但这个边很远很远。”
于是我用家庭治疗的方法,在治疗室里帮他们这个家庭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后来的几次治疗中,家庭结构明显改变,孩子变得体贴,母亲不再唠叨,父亲对家庭的责任在增强,一家人的关系亲密了许多,孩子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对今后的人生有了规划设计。
黄XX,初二学生,在五一长假期间,过量服药自杀,还把自己紧闭房间,有跳窗、悬梁的意图,学校开家长会花钱请人做自己的亲人出席。这些行为有直接的刺激原,但长期形成的人格特征是导致这一行为的动力源。在这个家庭中孩子的家庭结构是孩子与父亲关系相对近,和母亲相对远,母亲和父亲关系就更远。远到丈夫几年不见妻子面,所以他们家的关系是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
张XX,初二学生,因不完成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被老师停课一周,要求其完成一定的作业后方可回校上学,被停课在家,仍不愿做作业,对学习没有兴趣。
其家庭结构和黄XX很相似。孩子三岁时父母离异,在孤独、不完整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中成长,虽然父亲关心,只表现在金钱的满足上,张XX会花钱时,父亲就50元、80元的给,任其乱花,一周不回家吃饭,请同学在饭馆吃饭,多少年来其父实际最基本的抚养费就没有付过,反而给其母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其母为了家庭的生活身兼多职。看到让自己如此费心的孩子,竟然从孩子身上一点优点都找不到了,只剩下一脸的无奈。
孩子有这个能力改变着一切吗?显然是没有的,没有就有可能沿着这条道走下去,问题出在家庭结构上。父母之间的矛盾殃及孩子,孩子太无辜了,而且会带来社会问题和父母终身的问题。就像这个孩子呼吁的那样“你们离婚,在我七、八岁以后离,干吗要在我三岁时离婚啊。”是啊,在孩子很小时,父母离异,确实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因为孩子的认知水平很有限,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讲就意味着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孩子的归属感、安全感严重缺乏,对父母及家庭成员不信任,这种情结持续存在,他就会像外寻找归属和安全感,过分结交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孩子会说谎,对父母隐瞒真相,寻求外界的帮助,往往这些帮助是很危险的。
有一个二十好几的大女孩,在感情问题上让父母操碎了心。因为她通过网上聊天结识了一个外地的三十好几的男人,他是一个九岁女孩的爸爸,他标榜自己是事业有成,公司就开了好几家的成功人士。当父母察觉后,对这一男子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如果真是如此,父母虽不甘心也就打算认命。谁知考查的结果竟如此出入,这个人纯粹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哄骗女孩的高手,游手好闲的混哥。可女孩相信自己能改变他,在相处的日子里,对女孩大打出手,靠吃女孩过日子并无愧意。如此之人竟能哄的女孩为他与把自己视为掌上明珠的父母反目,究其原因还是出在家庭结构上。这个家庭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但一直以来这个三角形太小,边太短,家庭成员的距离太近,父母为孩子安排了一切,以致女孩的人格中在情感问题上依赖有加,独立不够。在处理与异性交往问题时心理还停留在少女时期,至少退后十年。她明明感到不适合自己,但欲罢不能,父母越是参与她就越不能放弃,她正在度过第二个反抗期,虽然这是在12岁至16岁的少年时期应该解决的问题。
健康的正常的家庭结构应该是一个大小适中的等边三角形。适中是一个什么概念,家庭成员之间既相互支撑又各自独立,而且成员之间的距离相等。也就是当一个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家庭能给他以最大的力量,足够的支持,但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在决定自己的事,成员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
给父母的建议:
1、当子女想讲话时,你要全神关注,不要看书报,电视或忙别的事,特别是对幼儿最好蹬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讲话,对孩子表示尊重。
2、放弃成年人的感受, 接纳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体验孩子的内心,去感同深受他们。
3、开放各种主题的谈话,做个"可被询问"的父母。
4、避免对孩子羞辱或嘲笑,虽然在你看来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语言有些愚蠢和天真,每个人都是从幼稚到成熟的。
5、鼓励、认可孩子自己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正确决策问题的能力。
6、改变我们对待孩子常将好的方面视为理所当然,不好的方面过分关注的习惯,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被欣赏的需要。欣赏好的方面是强化 积极正性的行为,忽略不好的方面是弱化消极负性的行为,这是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最好方法。
7、鼓励孩子参加家庭的决策,并一起合力完成。
8、了解他们需要有向你的意见和做法挑战,以达成和你有所区分的目的的愿望,这点对他们的自我认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9、鼓励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有利于天赋的发展,将来不会为他的职业而发愁。
给青少年的建议 :
1、避免将父母视为敌人,事实上他们最爱你,最关切你的幸福,尽管他们表现出来的方式你不喜欢。
2、试着了解父母,他们也是人,也有他们自己的不安全感、各种需要和情绪,他们不是完人。
3、以开放的态度来倾听父母,并试着用他们的观点来审视事情,你可能会有新的收获。
4、让父母分享你的感受,好让他们更能了解你,同时你也不是孤军奋战了。
最近某校一学生跳河身亡,死亡原因版本二种,一种说是原来成绩很好,后成绩下滑,由奥赛班被淘汰到普通班,不能接受这一事实而投河;另一种说是学习一直很好,但其母不满足,一直给压力,要求学得更好,孩子不堪重负而投河,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与学习有关。如果学习如此痛苦,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孩子还不如不学,家长还不如不要求孩子学。学习本来是人的基本需求,一个看起来极不愿学习的人,他无时无刻都在学习,只是我们当今的人对学习的理解太片面了,以为学习书本知识才叫学习,考试考到高分才叫学到东西了,否则就叫学习不好,殊不知学习包括的范围很广,有理论学习,有实践学习;有专业知识学习,有专业技能学习;学习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死记硬背是学习,触类旁通是学习;学习的形式也有多种,直接获取经验是学习,学习他人经验也是学习,如果我们对学习有了正确的理解,就不会,硬逼着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不要再动手做这做那,而是要回到书本上去;也不会逼着一个很会与社会交往的孩子,断绝与朋友的来往,回到书本上去。因为我们知道动手做这做那、与社会打交道与他人交往同样是学习。
每个人的学习优势是不同的,教育孩子一定要因材施教,你的孩子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够通过书本学习找到成就感,你就鼓励他多看书;如果你的孩子很注重社会实践,喜欢与人与社会交往,他在这个过程中很有成就感,你就要欣赏他。不管哪种学习最终是为了做事,那一条途径都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要摒弃封建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集体无意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要战胜由于我们现在社会在教育上的滞后,而带来的“社会共识”,以为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孩子才可能有出息。成才的路很广,成功的路也很多。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就是成功,大树长得歪歪扭扭照样是失败,所以成功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最近遇到一例比较典型的案例,一个高一男生,年龄只有16岁,一脸的帅气,漂亮的身材,穿着打扮入时的服装,和一些不太平凡的经历,譬如:有人诱惑他吸毒,他及时识破,巧妙拒绝,保持适当的距离,让人颇为敬佩。有人邀他打群架,先是害怕,后是露弱隐退,处理得如此之好,让人为一个16岁的孩子叫绝。不仅如此,跳得一身好舞,做过一段时间的网管,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和人缘,可是在父母眼里成了一个不成器的孩子,因为他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不想上普通高中。家长认为成器的孩子都是按部就班从小学读到大学,读到研究生读到博士的孩子。在和其父母交谈的过程中,父母逐渐看到了孩子的成才之路,同时也看到了孩子的优秀所在,最后孩子的父亲说:“老师,不是你一个说我们孩子优秀,我们一个院的人都说我们的孩子优秀。他确实跟他的同龄人比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了”。因为家长看孩子的观念转变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也改善了,孩子的成长之路也顺畅了,险些这对夫妇成了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或让孩子走上邪路的催化剂。
家长朋友们,正确理解学习,正确理解成功,才能正确理解你的孩子,孩子才不会感觉学习累,活着苦,家庭不温暖。你的成功不是孩子考上了某某名牌大学或某某重点高中,你的成功是孩子感觉家庭温暖,一生健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