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吃饭的男孩

小光是个六岁男孩,一年级小学生。妈妈和爸爸在外地做生意,经常不在家,小光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最近,小光常常不肯吃饭,不吃不喝,像个病人一样。闹得爷爷奶奶很头疼,每到这时只好招呼小光的妈妈过来。小光的父母也不知怎么回事,只记得起初好像很偶然。那是他们从外地回家的一天晚上,小光突然地就不想吃饭,什么也不说。那次,妈妈关切而焦急地劝慰小光说,你不好好吃饭怎么行,那会得病的。妈妈还专门给小光做了爱吃的饭菜,陪着小光吃完。此后,小光常常隔一些日子就不肯吃饭了,而且随后真的就闹病,闹病了就更是不吃不喝。每到这时候,在外地做生意的妈妈就只好回来亲自照顾小光。说来也怪,只要妈妈回来,小光就什么毛病也没有了。

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小光妈妈很困惑。

原来,小光出生不久,爸爸妈妈就到外地去经商了。小光的幼年是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在爷爷奶奶这里,还有叔叔的一个孩子,总算让小光有个玩伴儿。但是,叔叔家的弟弟每天都能见到爸爸妈妈,这让小光很不是滋味,他也想每天见到爸爸妈妈。后来,小光上学之前,爸爸妈妈回到家乡经商。虽然他们还是那样忙,还是没有时间经常和小光在一起,上学放学总是爷爷接送,不过,毕竟小光每天都能看到爸爸妈妈,有时候也能和妈妈一起去逛街。

入学不久的一天晚上,小光无意间听到爸爸妈妈商量说:看来孩子上学没问题了,现在让爷爷再接送一段时间,再大些就可以自己上学放学了。过些日子,我们还到原来的地方去吧。虽然小光没有完全听清爸爸妈妈的话,但是有一点听懂了,就是爸爸妈妈又要离开他。于是,第二天,小光就没有心情吃饭了。后来就经常如此,而且经常闹病。

我们可以把这种不期望行为叫做问题行为。小光为什么出现问题行为呢?

应该说,是成人慢慢地“强化”出来的。在行为心理学上,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造成一个直接的有利的结果,从而使人更有可能以后再次从事这个行为,叫做“行为强化”。这个增强了行为发生概率的结果,叫做强化刺激。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猫的实验证明了行为强化的基本原理。他把一只饥饿的猫关进笼子,在笼子外面猫能看见的地方摆上食物,在笼子上安装一个机关,只要猫用爪子击打一根杠杆,笼门就会打开。当猫刚一被放进笼子时,它做出很多种行为,比如抓咬笼子上的栏杆,把爪子从栏杆缝隙中伸出,以及试图从栏杆之间挤出杠杆,笼门打开了,猫于是能够走出笼子吃食。每一次桑代克将饥饿的猫放进笼子,猫都用更短的时间击打杠杆打开笼门。最后,桑代克只要一将猫放进笼子,它就马上去击打杠杆。因为这个行为在此之前导致了一个直接结果——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就是对猫击打杠杆的行为起到强化作用的结果。

对人来说,这个强化刺激的结果,可以是任何东西,食物、金钱、语言、表情,而被人关注往往就是一个很好的强化刺激。回到小光的行为上来,最初不想吃饭,只是因为不愿妈妈爸爸离开而出现的一个偶然行为。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行为得到了妈妈的关注这样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他的行为被强化了。于是,只要他想见到妈妈并得到妈妈的关注,就不知不觉地出现了不吃不喝、进而闹病的行为。孩子身上的许多行为,不论是我们期望的行为还是不期望的行为,都是这样被成人的“关注”培养起来的。我们可能认为亲子之间孩子是被动者,其实,孩子往往就是这样“主动”地控制着成人。至于小光随着不吃不喝而闹病,是当初妈妈那句话的暗示作用导致的躯体化现象,小光只是“扮演病人”,根本不是真的有病。

面对小光的问题行为,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小光的问题是行为强化的结果,就需要采取“行为消失”的矫正对策。所谓行为消失,是指如果一个行为不再造成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人就会停止这个行为。继续前面的动物试验,当猫不再因为击打杠杆而得到食物的时候,击打杠杆的行为就慢慢地消失了。就小光的行为说,矫正的办法就是在小光不吃不喝的时候,成人要克制自己,不让小光在此时得到被关注这一结果。

小光的妈妈采取了行为消失的矫正对策,在小光出现不吃不喝的行为时不再去关注他。但是,似乎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小光更强烈地表现出不吃不喝,病症好像也更严重了,而且还有强烈的消极情绪。怎么办?

这是行为消失过程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旦行为不再得到强化,它的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在这个行为减少和最后消失之前,有一个暂时的增强过程。比如,前面的动物实验中的猫会更强烈地击打杠杆,这叫做消失前的爆发。消失前的爆发中的异常行为还包括强烈的情绪反应。此时如果停止使用行为消失的矫正措施,那么,不仅会前功尽弃,使相关行为得不到矫正,而且还会使相关行为表现得更为强烈和巩固。小光的妈妈领会了这个道理,终于咬牙挺了过来,使行为矫正顺利进行下去了。

小光的问题行为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小光妈妈刚刚要感到心安,忽然有一天,小光的问题行为再一次发生了。这也是行为消失中的一个规律,行为在停止发生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发生,这叫做自然恢复。如果此时行为得到了强化,那么行为消失措施将失去效果,使行为出现反弹,今后矫正起来就更加困难。如果此时能做到不让行为得到强化,那么,相关行为不会持续多久,就会最后彻底归于消失了。正是小光妈妈的持之以恒,最终使小光告别了不吃不喝扮演病人的行为。

当然,类似小光的行为也有其合理性。父母应该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给孩子必要的关注。这是问题的另一面。这里我们只是强调,不要在孩子出现带有要挟成人的行为时再去给孩子以“关注”,以免无意间“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