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有一次,我到北京某区少年宫参加一个大型的活动,大概有两千多孩子。

两点半开会,队鼓齐鸣,彩旗飘飘,很热闹。到了三点钟,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向著名的故事爷爷——孙敬修老爷爷默哀三分钟!”因为当日下午三点钟是向孙敬修爷爷遗体告别的时间,孙爷爷担任过该区校外辅导员,所以插入了悼念仪式。

底下所有孩子开始默哀,但默哀时间不到一分钟,队伍中开始有孩子笑起来了。这边笑,那边也笑,大家就笑成一片。主持人在上面有点不自然了:默哀,笑多不严肃多不尊重啊!

但底下的笑声仍没有止住。主持人忍无可忍:“同学们,孙敬修爷爷给我们讲了一辈子的故事。现在他离开我们了,我们有的学生居然还笑,一点没有同情心!”

这句话说得很厉害,孩子不敢笑了,憋着,不过一会儿又憋不住了,又笑起来了。默哀三分钟搞得会场真是有点不伦不类。活动终于完了,主持人对我说:“哎呀!孙老师您看看,现在的孩子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我说:“恕我直言,这不是孩子没有同情心,是你们今天这个安排有问题。如果要让孩子由快乐的心情转到肃穆的、悲伤的心情,你们需要给他提供一个条件。你两点半搞得那么热闹,三点钟就默哀。孩子们的心情转换不过来,没给他们这个转换条件,他们笑是正常的,不笑才不正常呢!”

教育是一门科学,特别要讲究它的方式、方法。你要是注意到这个规律性,摸着了规律,教育就特别有效。为什么学校组织扫墓活动,效果一般比较好?因为他们准备得很充分,先讲烈士的故事,又扎花圈,又带白花,然后排队向陵园走去或者开车去。这时孩子已经酝酿得很充分,结果孩子一到烈士陵园,一说到烈士一说到默哀,一讲他们的英雄故事,好多孩子就流泪,你哭了我也哭了,很受教育。为什么?这就是一个教育的科学性!就是说你掌握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你前面给他一个铺垫,让他在一种肃穆的气氛里细细地去想烈士的英勇无畏,他们壮烈牺牲,他们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孩子就会自然地进入到这个特定环境中去。

为什么孩子会在默哀时发笑?因为教育没有考虑孩子的特点,这就是教育的失败。而更不应该的是,不能因为我们没有了解孩子的特点,就武断地认为孩子存在这个缺点,那个缺点。因为孩子的心态是容易快乐的,当他们面对严肃而又不了解的某些场面时就容易发笑,所以我们一定要读懂孩子的心,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才能找到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有一个中国的小女孩,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在德国工作,她就跟着爸爸妈妈到德国去了,在德国的一所小学上学。没想到这个班里有一个德国的男孩,突然有一天在班上宣布说:他爱上中国这个小女孩了。

这一天小女孩生病了,没来上课,德国的这个小男孩很难过,上着课就哭了。放学他回到家里以后,他妈妈看到他不开心的样子,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我很难受,我很想这个中国的小女孩,我爱她,而且我还要和她结婚。”

这位妈妈听了以后呢,不但没有恼怒,她反而笑了:“是吗?你喜欢上一个中国的小女孩,很好啊,你要和她结婚,也很好啊。可是你知道吗?如果要结婚的话你得买房子啊,你得买汽车啊,德国人结婚这些肯定都要有的。可你现在能挣钱吗?不挣钱的话,你能买吗?”

“我不能买。”儿子轻轻地回答。

“所以啊,你要想将来能娶她,你得好好学习,等你有了很多本领了,能够挣很多钱了,你才可以向她求婚。”妈妈耐心地对孩子说。

小男孩一听有道理:“对呀,现在真是什么也没有,我要好好学习呀。”小男孩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平静了,又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我觉得德国这个妈妈真是懂儿子的心,很了解孩子的特点。她站在儿子的角度上,用儿子能理解的道理说服了他。最成功的一点是妈妈没有指责儿子早恋不好,因为她懂得儿子的爱与成年人是不同的,必须用儿童的方式解决儿童的问题。

孩子的天性决定了他爱模仿。就比如在幼儿园里有一些幼儿出现拥抱、亲热的举动,许多老师与父母十分担心:这可怎么办呀?其实,它是一种外在的模仿。由于情感的张扬和媒体的发达,幼儿从电视或生活中看到很多成人的亲热举动后,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模仿。这是一种儿童模仿学,具有游戏的性质,不具有我们成人所担心的思想、道德问题。所以说我们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成一种缺点,不要惊慌失措,而是要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

这也就是在儿童的教育当中,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许多父母教育孩子很下工夫,却也很苦恼。因为批评孩子很多,孩子还是改不过来。譬如,孩子总犯错误,父母批评时,孩子信誓旦旦:再也不犯错误了!可没过两天,又犯错误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他的特点,他怎么能改的过来呢?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我的教育建议是:

父母要有眼力去发现孩子的特点。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之间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要有眼力去发现孩子的特点。作家张恨水小的时候特爱读小说、写小说,但考试成绩一塌糊涂。为此他的父亲很生气,还多次教训过他。幸亏是《小说月报》的主编和北京《新闻报》的副刊主编给张恨水提供了机遇,才使他一举成名。所以,建议父母们多学做伯乐,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可爱之处。并利用他的优点引导他,把他所有优秀的品质发挥出来,帮助他完成人生的自我超越。

当孩子只要做出一点努力,我们就要给予及时的、具体的鼓励。有的父母虽然知道孩子们有什么特点,但其内心却不把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当成“特点”或“优点”,而当成“缺点”。当您不能承认、接受孩子的特点时,孩子就无法从您那里得到鼓励、赞赏和帮助,相反还很有可能被压制、批评、挖苦。其实,一点点鼓励与赞赏,就可能成为孩子的星星之火,孩子就可能从1到2,从2到3,慢慢地孩子身上的优点就会多起来,这就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方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