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也就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问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童期有以下较多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

1.学业相关问题:

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其中有些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2.情绪问题:

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观念、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惧等。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3.品行问题:

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着多于女孩。

4.不良习惯:

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

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一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一行为问题。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来对待。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称"心理社会发展失调",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若久拖不治,问题常变得复杂而严重,导致心理障碍发生。

(二)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

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有多种多样表现。在基层幼儿园、学校中应着重针对以下四类(尤其第一类)问题进行预防和矫治:

1.学业相关问题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

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患病率约占学龄儿童总数的3%~5%,男孩多于女孩。通常起病于7岁前,主要表现为:①认知方面。注意广度狭窄、抗干扰性差、不能预见行为后果。②情绪方面,易兴奋,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③行为方面,以多动并伴攻击性行为为主。④人际交往方面,与家长、教师和同伴关系不良。病因复杂,常为遗传、脑损伤、铅中毒、心理社会因素和不良家庭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防治关键是提高家长、教师对该病的认识。虽然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但对该症的发展和结局有影响的结论是肯定的。家庭不和睦、单亲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早期母子情感剥夺、寄养等,都可能增加ADHD的发生几率,进而影响儿童行为、情绪的发展。因此,ADHD的干预需要家庭、学校、专业机构三方面的公共努力,开展心理治疗、教育和行为训练结合的综合性矫治,重点是提供行为指导。行为治疗多通过正强化法,帮助其建立一些适应良好的行为。也可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方法。治疗同时,应取得父母、教师的的充分理解、参与和配合。例如,可故意忽视其一些问题行为的表现;相反,一看到良好的行为表现即给予鼓励,引导其逐步强化这些行为。

(2)学习障碍,

是一组以阅读、书写、拼字、表达、推理、计算能力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包括阅读障碍、数学/运算障碍、书写障碍、非特定性学习障碍等。患儿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夺及原发性情绪障碍。学龄儿童检出率约为3%~8%,男多于女,小学低年级相对高发。典型表现为:①一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②阅读、计算,拼写困难。手眼不协调;③多动,注意力不集中;④自我意识低下,继发一系列情绪问题。学习障碍的防治重点是早期预防和干预,包括:加强围产期保健,避免可能造成的脑损伤;正确开展早期教育;及早对家长开展心理咨询与指导。教师、家长对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困难容易发生误解,使儿童受到不当对待或责罚,对其人格成长与心理健康影响很大。许多患儿得不到适当教导,学业受挫折,造成中途辍学,甚至因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学习障碍患者应持接纳、鼓励态度,接纳其缺陷,重视他/她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优势能力;改善患儿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根据其障碍性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性治疗。应尽可能取得家长、教师的配合,避免因要求过严而导致自暴自弃。采用教育性治疗、心理辅导、游戏性行为治疗和社会技能训练等综合矫治手段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3)拒绝上学,也称"学校逃避"或"不登校",

其意均指因不同的身体主诉而不能规律地坚持上学,属较严重的情感障碍。患儿约占学龄儿童的l%~5%,年龄偏大(如出现在初中阶段)。拒绝上学实质上意味着该生的就学失败;其社会功能、情感发展也必然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拒绝上学与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适应性障碍、节律性睡眠障碍、抑郁等情绪-行为障碍有关,但相当多的患儿可伴有以下症状:①不明原因的疲劳、积极性低,②注意力和记忆功能低下。③头痛、眩晕、情绪不良等神经症状;与儿童慢性疲劳症候群相类似。多数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儿童可有明显的学校功能破坏和社会活动降低,不能维持日常生活和到校学习。这意味着儿童慢性疲劳综合征(childre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CFS)也是导致学生拒绝上学的可能原因。日本文部省2002年报道,约2.8%的日本初中生因患CCFS而导致拒绝上学。

学龄期儿童还常见一种特殊的情绪障碍,称"学校恐惧症".初入学儿童(尤其女孩)多见,表现为对学校这一特定环境感到异常恐惧,强烈拒绝上学;发作时还伴有焦虑情绪、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多因童年期分离性焦虑引起,也可能与学习成绩不良、适应学校环境困难、家长过度的溺爱、保护和干预,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

拒绝上学和学校恐惧症往往成为连续体,最突出的症状都是拒绝上学,提出的理由都为躯体症状(头痛、腹痛、全身乏力等);因强制其上学而引发焦虑不安和痛苦,进而出现更多的诸如恶心、呕吐、低烧等症状。但是,两者的疾病性质和程度不同。学校恐惧症患儿上学常迟到,无法坚持到放学,甚至经常缺席,但回到家里则上述症状自行消失,心情平静如初;换言之,内心压力并不大;伴随年龄增长,生理成熟水平提高,多数症状可逐渐消失。拒绝上学患儿则不然。他们更多表现出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违拗表现,更常伴行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通常伴随不同的躯体症状和功能损害,如全身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头痛、睡眠障碍(不规则睡眠、晨起困难等),注意力和记忆力低下,肌肉痛、活动减少,腹痛,恶心,发热,眩晕,咽喉痛等。患儿的活动明显下降,卧床时间延长,严重者每周不上学时间超过一半,从而对人际交流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躯体症状越严重者,往往参与同伴活动的时间越少,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若不加干预,常因此而辍学。

正因为这两类症状(尤其后者)都可对儿童少年的学校就学能力、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破坏性影响,所以一旦发现、确认,就应及时、有效进行干预。医生、父母和教师的充分合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认知行为治疗对拒绝上学患儿是一种有效治疗,目标是在家庭帮助下,按专业治疗师的指导,调整并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如恐慌和逃避),进而改善生理反应(如疲劳)实现自我康复。传统的教育支持治疗模式也有疗效。它将对儿童的教育和支持性治疗融为一体,首先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导致拒绝上学的原因和伴随的焦虑、紧张、抑郁等因素;然后做出耐心的解释和指导,教给他们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和鼓励他们克服对学校的恐惧感。家长应充分理解孩子的心身症状,了解其拒绝上学的真实原因;不过分催促孩子上学,更不宜漫骂、讽刺、斥责和体罚。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详细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对伴有明显睡眠、情绪障碍的患儿,必要时可进行抗抑郁、改善睡眠性药物治疗。无论家长和老师,都要表现出坚定的信心和耐性,理解和信任孩子的躯体、心理主诉。在发病之韧,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追究前一阶段的缺课现象,而是防止该症状从偶然的、特定状况下的发生转变为长期的、顽固性的状态。

2.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不仅对儿童的学习、交往、个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且常演变为行为异常。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较突出的有学习压力过大、父母期望过高、师生同学关系紧张、消极的个性特征等。

(1)焦虑(anxiety):

指突如其来出现的、无明显躯体原因的恐惧感,若经常反复出现,易形成儿童焦虑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患病率为2%~9%,多见于低年级儿童,女孩略高于男孩。焦虑障碍患儿敏感而多虑、缺乏自信、害怕失败;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稍遇挫折就紧张害怕,产生不必要的烦恼、担心和焦虑,严重时出现睡眠不良、夜惊、食欲不振、心慌、出汗、尿频、便秘等症状。过度焦虑可影响患儿的智力、人格和行为发展。患儿常有遗传易感性,但持续的环境压力影响更直接。应为他们创造良好环境,改进教育方式,消除引发焦虑的各种刺激因素,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2)强追行为:

指儿童期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伴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的一类症候群。强迫观念属情绪性,表现为不自主、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强迫性观念、疑虑、意向和强迫性穷思竭虑等,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强迫动作属行为性,表现为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3~7岁是出现某些类似强迫动作的高峰年龄,但其症状多属一过性,和病态强迫症有本质区别,一般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若强迫行为严重,需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采取措施消除其心因性紧张。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豁达、开朗的个性品质。治疗应取得家长的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

(3)恐惧:

当参与某项活动或面临某种情景时,产生过分强烈、持续的紧张、恐惧和回避情绪。常见的恐惧反应有三类:一是对身体受伤害的恐惧,如害怕受伤、死亡、被诱拐等;二是对自然事件的恐惧,如洪水、地震、电闪雷鸣、黑暗、动物等;三是社交恐惧,如与父母分离、上学、怕见陌生人等。恐惧情绪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之一,90%的儿童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会出现恐惧反应,但反应的程度与面临的实际危险程度相适应。若明知某些事物或情景实际上不危险,却因而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经百般劝解仍无法消除,则提示其患有恐惧症。为防止儿童产生持久的恐惧情绪,从小要注意培养乐观、开朗、勇敢的性格。家长面临自身厌恶的事物和情景时应表现镇静,不过分流露恐惧情绪,以免对儿童起不良示范作用。不能以动物或自然现象来恐吓孩子。学校应尽量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免儿童对学校和学习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系统脱敏疗法、示范法、操作法、正向强化法、冲击疗法等,可使儿童改善情绪,减轻恐惧;音乐游戏疗法对小儿恐惧症也有良好疗效。

3.品行问题:

指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以经常性说谎、偷窃、逃学、攻击、破坏行为等为特征的系列性行为问题。患儿通常因适应学校生活困难,逐步发展为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出现打架斗殴、攻击性行为、虐待动物或他人、破坏公共财产、家庭暴力、离家出走、赌博、性侵犯等,并持续6个月以上。品行问题和对抗性攻击行为发生率约为4%~l4%,性别比为2~4:1,男孩显着高于女孩。产生品行问题的诱因复杂,除与自身心理发展特征有关外,家庭关系冷漠、家庭暴力、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过分专制与忽视,对子女缺乏教育和情感支持,或过度溺爱娇纵等,是导致品行问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半数以上的品行问题患儿预后较差,成年后还可能会出现犯罪行为、反社会人格、酒精依赖及各种心理障碍,在健康、学业、工作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也出现诸多问题,无论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危害都很大。儿童品行问题的共患性疾病(如ADHD、情绪障碍等)也十分普遍。因此,对这类患儿的干预和治疗必须建立在对儿童自身及其家庭、社会、学校环境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多部门参与的干预方案。对品行问题儿童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行为指导,同时鼓励父母和教师采取正向引导、建立亲子互动关系,改善家庭氛围,发挥榜样行为等,以尽早引导问题儿童改变其不良品行,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4.顽固性不良习惯:

少数儿童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精神及躯体不适诱导,出现以下一些刻板的不良习惯性动作。这类习惯表现多样,但绝大多数无特殊心理异常。

(1)吮吸手指和咬指甲:

小儿出生后数月就有吮指现象,1~2岁最频繁,大多在学龄期消失。少数儿童因缺少环境刺激和爱抚,依然保留吸吮习惯;出现心理矛盾冲突时更易出现,并演化成咬指甲、咬铅笔等习惯。咬指甲在儿童期更常见,多从4、5岁起,6岁时达到高峰,11岁后逐渐减少,个别可持续至成年期。吮指多在感到无聊或想睡觉时出现,而咬指甲常发生在受到紧张刺激时,与情绪不稳定有关。主要防治措施是:减少儿童心理压力和紧张;不刻意提醒或专注其动作,也没必要加以训斥,以免反使不良习惯强化;鼓励、引导患儿用手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使症状自然减少;也可采用厌恶疗法和其他行为疗法。

(2)习惯性抽动:

儿童习惯性抽动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快速的、单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等。多见于5~12岁儿童,男孩显着多于女孩。抽动频率随情绪紧张而增加,注意力分散时减轻,入睡后消失。习惯性抽动分短暂性抽动、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抽动一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等阶段。大多数表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如眨眼、挤眉、皱额、缩鼻、咬唇、努嘴、张口、摇头、斜颈、侧视、耸肩等;简单发声抽动其特点为单纯的、迅速的、无意义的声音(如清嗓、咳嗽或其他喉声)。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表现为简单的或复杂的运动性抽动;简单的或复杂的发声抽动;至少持续一年,有的可持续数年甚至终生。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可并发严重的运动性/发声性抽动障碍,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自身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常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障碍、学习困难、行为问题、违纪和社会适应性困难等。原因至今未明,可能与遗传、躯体器质性疾病、心理一情绪因素等有关。最常见的心理一情绪因素是突然惊吓或慢性焦虑;较常见的躯体因素往往诱发自局部的激惹,如刺痒、上呼吸道感染、鼻炎、眼结膜炎等。习惯性抽动的根本性防治措施是消除病因,减缓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兴奋性活动;消除紧张和疲劳。表现严重者应同时进行心理、行为和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主要通过松弛疗法、生物反馈训练、正向条件性强化/消退法、习惯反向训练法等等,使患儿逐渐学会放松,能自主调节呼吸,调控情绪,以促进症状改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