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宜寓学习于游玩中
有一位家长问我,她只要一对孩子说:"妈妈教你认算数吧。"孩子就把头扭一边去,这可怎么办。下雪了,天上飘着雪花,嘟嘟一边走一边仰着头说:"雪花在跟我玩呢!"吃甜抽子,嘟嘟说:"这里面放了糖,你知道吗?"
这是我一位同事为孩子写的记录。由此可以看出,幼儿都是"性情中人",他们总是在某种情绪中认识事物,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带有感情色彩,这就是为什么孩子都喜欢童话故事。他们难像成人那样新华通讯社般客观地认识事物,只有能触及他们感情的东西,他们才能更深切地感觉它、记忆它、理解它。雪花在嘟嘟的眼里是朋友,是玩伴。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在提高孩子知识水平的时候,就绝对要考虑他们的情绪状态。
前苏联有一个教育家给学前班上课。他准备了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扔出去,嘴里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听课的老师有的就不理解,说你这不是多费一道手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们却没有了发言的兴趣。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孩子是情绪化的学习者,不把他们放到一定的情感氛围中,是无法激活他们的聪明才智的。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在某个教师的班里很聪明,而到了另一位老师的班里就变"傻"了,奥妙常常就在这里。
那些把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家长和老师就是不明白这一点,弄得孩子讨厌学习,反过来他们却埋怨孩子又懒又笨。其实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又懒又笨的恰恰是他们自己,他们懒得研究孩子心理,笨拙地把成人学习的模式强加给孩子,没法不失败。要打板子,应该先打大人。
幼儿认识事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往往以自己的经验为中介。他们眼中的事物,都跟自己的经验有联系。你看嘟嘟吃抽子,发现抽子是甜的,他不认为这是抽子本身的一种特点,而认为是人把糖加进去它才变甜,这显然是他妈妈在他喝的奶中加糖的生活经验的反映。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趣,反映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根据这一点特点,我们在对他们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有关的知识和他本人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他才便于理解。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而要了解他的体验,你就必须走进他的心,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这是极困难的一件事,而且是许多成年人不屑于做的,然而不做不行。
幼儿教学大纲规定,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应该是游戏而不是正规的学习,这是非常正确的。可是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早学知识多知识,他们认为做游戏是浪费时间。然而,让天真烂漫的幼儿正襟危坐地学习,这是一种失去理智的行为,是对幼儿的一种戕害,等于迫使孩子早早厌学。这些家长不明白,游戏本身就是学习,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学到非常重要的东西。
有些家长问:孩子在幼儿园只知道玩,一旦上小学进行正规学习不适应怎么办?问得好。这就要求一方面幼儿园有梯度地逐渐地增加一点(不要多!)正规学习的成分,要求小学低年级有一些游戏的成分,形成自然的过渡,不要使孩子进入正规学习过于突然和生硬。另一方面,小学低年级应改进教学方法,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我们有很多人习惯于把学习和游戏对立起来,知识学习游戏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互相隔绝,一个极端是傻学,另一个极端是傻玩,孩子们就在这两个极端来回摇摆,结果是学得死板,玩得枯燥。
有些家长和老师以为带着孩子玩容易,而辅导孩子学习困难。其实设计一个知识含量高的游戏是极其困难的,需要很强的创新能力;倒是拿着教学参考资料照本宣科,当个教书的机器,要容易得多。如果想让您的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就请您在精致的游戏上多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