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变成专横跋扈的人

记 者:那么,什么又是有害的爱呢?有害的爱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陶宏开:什么是有害的爱呢?就是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愿去爱孩子。表现方式就是:“你喜欢什么,给你什么;爱吃什么,给你吃什么;爱穿什么,给你穿什么。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给得越多,表明我爱得越深。”

前面是按照家长自己的意愿去爱孩子,后面是按照孩子的意愿去爱孩子。前面的亲子关系物质化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上。后面的亲子关系物质化主要表现在满足孩子的吃喝玩乐上。

六一节,我到幼儿园做调查。我问孩子,你们最爱谁?有个男孩说,我最爱爸爸,因为爸爸给我好多钱。有女孩说,我爱妈妈,因为妈妈给我买东西。有个孩子说,我爱爷爷,因为爷爷给的钱最多。孩子们都是用钱和物来衡量长辈的爱。

几个家长轮番在一个孩子面前争宠,这就使得孩子从小就学会了以哭、闹、不吃饭等非理性方式来要挟父母、威胁家长。父母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就使得孩子变成了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人。

重庆有个巴蜀中学,是个重点中学。那里有个阔少爷,他的父亲是个房地产大腕,每天用奔驰车接送孩子上下学。有一天,奔驰没来,换了一辆宝马接孩子。司机把门打开,请“少爷”上车。这“少爷”一脚向司机的屁股上踢去,把司机一下踢趴在了地上。这孩子指着司机的鼻子说:“我的奔驰呢?”司机赶快给老板打电话:“没有奔驰,孩子不肯上车。”

山东有对夫妻,从农村来到城市,靠捡破烂为生。他们自己省吃俭用,却花三千多块钱,满足孩子的要求,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这孩子有了电脑,天天玩游戏,就不去上学了。

有个家长,自己舍不得买名牌,却去满足孩子的买名牌的欲望,还极尽讨好地对孩子说:“知道吗?这是耐克的鞋,1200块一双,看妈多爱你。”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父母的溺爱导致了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什么生日、聚会、活动都会伸手向家里要钱,要多少就得给多少,还得给快点。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小银行,老保姆。”亲子关系就蜕变成了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孩子越大,其欲望也越大。父母什么都给予满足,但终归有满足不了的时候。不能满足,就会由爱生恨,父母给得越多,孩子的欲望越多,对父母的怨恨也越多。家长百般宠爱、千般讨好,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却越少。父母纷纷哀叹自己是“拿钱买错”,还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更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