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也是一种教育

案例小峰(化名)妈妈:我儿子今年读高二,初一下学期开始,小峰就开始厌学,问他原因他却不肯说。直到初一的假期,在我和丈夫的再三逼问下,小峰才说出真相:他的同班同学小华(化名)不断勒索他,仅一个学期就勒索了几千块,而这些钱全都是小峰从家里偷拿的。我们将小峰打了一顿,后来,还把这件事反映到学校,学校让小华退学。自小华退学后,一些跟小华关系不错的同学认为是小峰害小华退学的,便开始向小峰找茬。后来我们给小峰转学,谁知道那些同学还是找到小峰的新学校,继续追打小峰。

从那以后,小峰更不喜欢上学了,而沉迷于电视、网络游戏等,有时我们责骂他不上学,他甚至以绝食来摧残自己。

专家分析:家长应当自省不足,一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纪汉平对该案例作了分析并指出,作为家长,要自知不足,才能帮助孩子。

先来看小峰父母在对待小峰的事情上做过些什么。当小峰在备受勒索一个学期后,小峰的父母在逼问下知道此事,并采取简单粗暴方式打了小峰一顿。打孩子显然不是一种可取的惩罚手段,而大多数父母觉得打孩子收效大,是因为孩子在被打的时候大多表现出一种害怕的神情,有的嘴里还经常喊着“我再也不敢了”、“我一定改正错误”、“妈妈我错了”等话语,但实际上,这些话未必是孩子内心真正的改错的愿望,有时只是孩子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小峰在暴力下感到的是无助和心理的伤害。

试想,一个初一的学生在饱受一个学期的恐吓的情景下,他的心灵受到多大的煎熬?他心中的恐惧和害怕却不告诉老师和家长,这值得我们反思平时的态度和教育方法。后来,小峰的父母将此事反映到学校,学校按规定将勒索学生退学,殊不知,这对小峰是一次更大的打击和心理伤害。因为,小峰的父母并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没有问孩子:“你同意吗?”这使小峰再一次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受到同学的冷落和欺负,表面上的转学,并没有改变小峰的处境;而且,初中的学习对于小峰来讲已困难重重,高中又怎么能完成呢?

学习困难使得小峰将兴趣转移,比如迷上踢球、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睡懒觉、绝食等。而父母却不予理解,还是一味强调学习。多问几句“你同意吗?”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呢?

纪汉平认为,尊重是首要的。因为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父母与孩子之间才能有愉快的沟通。而孩子通常希望被重视,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孩子会展现出更多的潜能;同时,孩子也会依照父母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他人和世界,不被尊重的孩子往往很难学会尊重他人。如何尊重,要想得细一点,父母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性情喜好。遇到事情,先考虑一下孩子的意见,多问几个“你怎么认为”或“你同意吗”,与孩子一起讨论商量,共同制定计划并照着做。

另外,倾听是必须的。倾听是一种态度,倾听是了解孩子的最佳途径。如果你能倾听孩子诉说一次,那么你与孩子的距离就拉近多一点。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让孩子宣泄心中积郁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停下来”。即在心理上、行为上“停”下来,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表情上给以回应。

第二,要“等一等”。关切地注视孩子,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等着他说下去,用“哦”“我明白了”给予情感呼应。

第三;“自己来”。让孩子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直接评价孩子的行为,并把孩子面对的问题清楚地说出来。宽容是必备的。宽容的最直接做法就是理解和信任。冷静平和的态度,温和而充满爱意的语调,轻松愉快的氛围,这些都是鼓励和引导孩子把话说下去的要素。父母要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更像大人,才能与父母的态度相配。而从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始与孩子交流,孩子谈话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