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指定学校就读并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教育的政策,仅长沙市先后就有近3万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然而,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没有因此告一段落。教育专家指出,农民工子女进城后,如何让他们在全新的环境里适应城乡差距、如何帮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是摆在教育面前更大的难题。 野性难驯背后是“水土不服” 成城是长沙树木岭学校五年级的学生。说起他,校长感慨万千: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靠父亲打零工勉强糊口。成城一年前转学到校后一直表现蛮横,谁不小心碰了他,没准就会被揍得青一块紫一块。学校的饮水机,别的同学都自觉拿杯子接水,只有他把嘴凑上去,拧开笼头就喝。 树木岭学校教导处主任陈任华老师说,一次成城的班主任说了他几句,他提起书包就往外冲,边走边喊:“你们都瞧不起我,嫌我脏,我不读书了,我自杀去!”闻讯赶来的几个老师拉都拉不住。 树木岭学校现有农民工子女105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2%。树木岭学校所在的雨花区,也有约20%的中小学生来自农村。“普遍来说,刚从农村转学来的学生,知识面普遍不如城市学生。”陈任华说,长沙市小学从3年级开学习英语,而同龄的农村孩子,由于受教学水平等限制,有的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

陈任华说,农民工子女刚转学到校,往往表现出与城市学生不同的特征。他们更容易在两个极端线上出现:在学习上要么勤奋学习,成绩拔尖,要么调皮捣乱、似乎“野性难驯”。他们的性格发展也呈现了不稳定的发展特征,部分孩子表现积极,部分孩子则性格相对内向,孤僻、忧郁,不善与人交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管是过于积极、急于在新环境、新同学中得到认可,还是内向消极,都偏离了孩子的天真活泼的本性,他们内心因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情绪。而过度的攻击性还是强烈的自卑感,这些极端的表现都是未成年人因心理不成熟表现出对环境的消极对抗。”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这样分析。 幼小心灵难以承受“城乡二元差距” 采访长沙市芙蓉区东风小学11岁的小朋时,为了表示对她的尊重,记者专门给她看了记者证。聊了聊父母及与同学们的相处后,小朋突然郑重要求:阿姨,别在报纸上说我是农民工子女。小姑娘的敏感,掩饰不住的委屈让人心痛。

在多数成年人看来,农民工这个特定称谓在我国早已不带歧视意味,原本“少不更事”的孩子还是敏锐地感受了其中的“别有滋味”。不少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城市为农民工子女开放了就学机会的同时,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应该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 从农村到城市,对于小孩来说,从行为方式到内心都要经历一个起落的过程。树木岭学校校长易作军介绍说,不少刚在城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在日常行为等各方面确实有待教育去纠正。比如由于缺乏文明卫生的意识,随地吐痰、丢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往往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一句无意的呵责,都可能使他们脆弱、不稳定的心灵受到伤害,容易形成性格障碍。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说,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插班到公办学校读书,或多或少的歧视让孩子对自身的贫困有了认识,自卑心理从此产生。他们因此与社会产生隔膜、对抗甚至仇恨。一些地方专门设立的“民工子弟学校”或在公办学校内部单独编设“民工子弟班”更是对农民工子女贴上了“标签”,这些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是城市里的“异类”,是需要“隔离”起来的特殊群体。 “城乡物质条件的差距,很可能对刚进城的孩子形成较大的心理冲击。”东风小学党委书记杜凤华分析,未成年人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获得自我肯定,在本能地与外界、同龄人的比较中容易陷入心理落差的困扰中。有的学生为了缩小差距,竭力从外表上改变自己,染头发、穿奇装异服,甚至自暴自弃,在打架、玩电子游戏等事情上显示“另类”能力。 “不安全感、对环境的不适应、爱的缺失造成他们情感的匮乏。如果缺乏及时疏导和治疗,可能造成他们成年后生活中的痛苦,重则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反社会行为。”张思宁认为,农民工的孩子也是未来的城市公民,忽略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但耽误他们的成长、前途,甚至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曾对广州、深圳、汕头、佛山等10个市、20多个县区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未成年犯中有51.8%是外省的未成年人,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些未成年犯大多数从广东省外流入,或从广东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他们几乎都是农家子弟,且都只具有初中一二年级以下的文化程度。 爱心、信心、耐心,撑开同一片蓝天 “对农民工子女的偏见和歧视应尽快消除。社会各方都应自觉注意言行,避免不经意的言谈举止伤害到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灵。我们应该付出更多努力,付出更多爱心去关心他们,耐心教育他们,充满信心地帮助他们。”陈任华老师说。 专家们认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攀峰说,近年来,一些收费低、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民办简易学校开始增多,但这些学校条件十分简陋,随时可能被取缔,将使大量儿童面临新的辍学问题。广东东莞市长安镇的探索有值得借鉴之处:当地的民办学校实际只有“半自主权”,所有校长和教师的聘任都要通过镇里进行资格审核;新建校舍要审核设计图纸,要求符合教学专业要求。 长沙市教师陈任华总结经验:学校教育对农民工子女的帮助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她会更多地关注农村孩子的眼神。她说,孩子们不善掩饰,他们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眼神里流露出很强的表现欲望。所以,她会把课堂回答问题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农村孩子,帮他们树立自信心,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一项“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行为习惯整合”课题正在长沙市树木岭学校开展。易作军说,农村和城市孩子各有长处与不足,如农村孩子纯朴、节俭、勤劳,教师首先应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建立自信心,而城市孩子在交际能力和知识面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城乡学生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其实十分有利于双方健康成长。 值得重视的是,要消除农民工子女内心的不安,仅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远远不够,还要发动家庭教育、社会的力量。沈阳市于洪区第一二二中学老师樊华表示,有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跟农村孩子玩耍、交朋友,这不但伤害了别的孩子,也把偏见、等级观念过早传输给了自己的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成长。 “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忙于生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和教育。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家里即使经济条件稍微差些,也应该尽量关心儿童的生活,应该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消除其自卑心理,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差距。”樊华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