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孩子与家庭教育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有句名言:“孩子生来就是天才,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扼杀了他们的天才。”是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天才的成长却又与家庭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家庭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能否沿着天才之路走下去。因为孩子的成长空间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是对一个孩子的全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同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所掌握的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慢慢培养出来的。而家庭给孩子提供的正是这样的环境。
在以往对天才的辨别中,人们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认为只要智商高的人就是天才,而智商低的人就是平庸之辈。一些父母也非常关心孩子的智商,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的智商高,就有成为天才的希望,就应该对孩子进行“通往天才之路的教育”,逼迫孩子学这学那;如果孩子的智商偏低,就认为孩子这辈子没有希望了,于是就可以不再关心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甚至可以无情地打击孩子。然而,正是这两种极端的态度与行为,却会扼杀孩子的天才素质。前者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以至于事与愿违;后者的行为倒是正如父母“所愿”,孩子最后真的没有希望了。
其实,所谓的天才,研究者通常认为,天才是在某个或某些领域具有一定历史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或较高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而高智商与天才之间往往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天才只具有超过平均或者是普通人的智力水平,但有些天才的智力水平却是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的,甚至还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相当于白痴)。但他们都成就了让后人难于望其项背的功绩。这难道不是教育的结果吗?
那么,我们所认为的所谓天才孩子,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父母们不妨从如下几点去辨别。
①有自信心,并具有较高的忍耐性;
②有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并乐于探索;
③有较高的比较、判断能力,不盲从,依赖性小;
④有较强的组织、概括能力,思维具有逻辑性;
⑤有丰富的想象力;
⑥有广泛的兴趣。
以上六点是天才孩子所具备的特征。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天才孩子,仍然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以及适宜的成长环境,这样才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为真正的天才。当然,对于那些普通的孩子,只要父母能够做到科学、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的孩子,关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再施于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使孩子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展,同样也可以使孩子成为天才。
其实,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抑或是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都会有类型相异的父母,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家庭环境。在这些千差万别的家庭中,不同的父母培养的孩子也是不同的。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孩子刚生下来时,他对这个世界是一无所知的,只有通过与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亲的日常接触,才开始了解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断的理解自己原本一无所知的世界。我们知道,不管哪个孩子,原本都是无法分辨善恶美丑的,任何事情都不能靠他们自己的能力完成,可是在家庭的日常活动中,他们的能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得到提高,他们的气质与爱好也会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逐渐成形。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最适合孩子的成长呢?
有人认为,良好的环境是指孩子的父母非常有钱,家庭装饰豪华、美观,有漂亮的汽车,父母可以呼风唤雨,孩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实则并非如此,有钱的父母和豪华的房子并不能算是孩子成长的优良环境。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些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反,即便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甚至是贫困家庭,但如果父母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就会使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的教育,并富有教养和文化品位,这样的家庭,才是真正培养孩子成才的最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