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的12错觉

WordPress数据库错误: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wp_posts.*, yarpp.score FROM wp_posts join wp_yarpp_related_cache as yarpp on wp_posts.ID = yarpp.ID WHERE 1=1 AND yarpp.score >= 1 and yarpp.reference_ID = 10522 AND wp_posts.post_type = 'post' ORDER BY score DESC, wp_posts.ID ASC limit 10

在以人为对象的交往过程中,往往发生错误的评价,原因是受许多主观因素的干扰:

(一)“优先效应”。众所周知,初次见面的印象,往往是不易消除的,如果第一次印象是好的,那么以后总是以肯定的眼光看待对方,反之亦然。即使对方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很难改变。这就是首次印象的定势作用和后遗作用。

(二)近因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以往甲多次帮助乙,但最近只有一次拒绝了对乙的帮助,于是乙可能就会对甲大为不满。这说明近因对人的影响是较大的。

(三)心境干扰。我们常说,热恋着的人,是透过玫瑰色眼镜来看待一切的;而悲观厌世之人,看到的一切是灰色的。一个人受欺骗,遭受污辱感到绝望时,在她(他)的眼里,人们都是那么丑陋、虚假、无礼和下流。

(四)刻板印象。是对人抱有成见,好就永远好;坏就是永远的坏。记得在极左路线盛行的日子里,一个人只要是右派,不管他多么努力也是无济于事。如果工作有成绩,会被认为是假积极,如果工作消极,会被看作是反动本质的暴露。

(五)迷信权威。谁都知道,没有缺点的人,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名人说的话,也不能句句闪金光。

(六)轻信流言。流言蜚语,可改变人的认识。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七)“晕轮效应”。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最好说明。乌鸦本是“不祥之物”,因爱那个人,连屋檐上的乌鸦都一起爱上了。这种以偏概全的推断方法,就像晕轮或月晕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晕轮或月晕效应。

(八)从众倾向。当人们的行为或思想观点若与周围的人相悖时,就会有一种威压感。比如,在选举过程中,当大多数人举手时,虽然自己内心不赞成,但也随之把手举起来。再如,当周围的学生都穿上了校服,唯独自己穿花衣服,心理会感到局促不安。

(九)期待干扰。正在等待情人赴约者,会兴冲冲走上前去把人认错,误以为是自己的情人;心急火燎的候诊者,常会误听护士唤自己的名字;急于投宿的人,易于把商店招牌看成旅店招牌。总之,凡是个人期待的事物,就容易接受它,甚至会对现实产生歪曲的反映。

(十)主观意念的干扰。“疑人偷斧”的故事就说明了主观意念的干扰。一位农夫丢了斧,怀疑邻居的儿子偷去了,于是他的言、行、举止都像是偷斧子的。当斧子找到后,一切都正常了。可见,知觉对象始终末变(邻人儿子),变化的只是疑人的主观观念。当错误的念头形成后,便自然地将这个观念投射到知觉对象上,从而主观地增添了原来并不存在的许多东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