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本管理推向最高境界的杠杆
WordPress数据库错误: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
SELECT SQL_CALC_FOUND_ROWS wp_posts.*, yarpp.score
FROM wp_posts join wp_yarpp_related_cache as yarpp on wp_posts.ID = yarpp.ID
WHERE 1=1 AND yarpp.score >= 1 and yarpp.reference_ID = 83392 AND wp_posts.post_type = 'post'
ORDER BY score DESC, wp_posts.ID ASC
limit 10
“总心理师”的概念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持肯定意见的人一般认为,这一概念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有的舆论甚至认为它可以成为“心理学走向大众和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扛杆”。“总心理师”问题还可以继续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
一、“总心理师”与人力资本概念的进一步扩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式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他雄辩地论证了,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取得比投资于物质资本高若干倍的效益。现在看来,他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还有必要进一步扩大。
关于人性的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的。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在新的形势下,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
前几年情商理论的提出,对于智商理论有一定突破。自“EQ”之后,又陆陆续续地出现了若干个“Q”。包括:“WQ”, 即“意志商数”;“AQ ”,即“逆境商数”;“BQ”, 即“行为商数”;“CQ”,即“创造商数”;“MQ”,即“心理商数”……
心理学经过了人本心理学之后,又发展出了后人本心理学。后人本心理学对人有了更丰富的认识,更加注意了人的灵性和创造性。“SQ”,即“灵性商数”,充分强调了人的灵性的价值,对于前面这些提到的商数理论又有所补充。
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商数,对于智力中心主义有突破。如果把它们运用于经济学,实际上都可以看成是对人力资本概念的补充。因为它们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该说,不光是人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有能够影响人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特质都应该看成是人力资本。
当然,这些理论都是各自从某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都只强调了人的心理素质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些方面。它们各有自己的一定的合理性和解释力。但是,人的各种心理素质之间相互有什么关系?这些“商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就需要有一个理论来予以整合。人格三要素理论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人格三要素是指人的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它们是决定人的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心理素质。它们是互相影响、制约和转化的。
如果在舒尔茨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补充,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本看成是由劳动者的体力、知识、技能以及人格力所构成的资本。也就是说,人力资本不仅是指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也包括其心理健康;不仅是指劳动者的体力,也包括其人格力;不仅是指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也包括他的道德水平和意志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提出:在市场经济中,除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外,还有道德力量的调节,有了道德力量调节,市场运行就更正常,政府调节就更有效。道德力量的调节是“第三只手”。他说:“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才能、知识和动力、积极性。”他把人的“动力”、“积极性”也看成是人力资本。
“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只手’的调节就是直接针对人力资本来进行的。这种调节能够使人力资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厉以宁关于“第三只手”的提法,实际上也是在扩展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概念的扩展,进一步提高了人力资本的地位和意义。它需要在管理体制上有相应的概念来配套和保证,这就是“总心理师”的概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地位。
从新的人力资本的概念来看,“总心理师”的基本任务也可以简单地看成是管理好企业的人力资本,并且使其增值。
二、“总心理师”和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
有评论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形态也随之由劳动密集型(人力为主 体)、资本密集型(财力为主体)向知识密集型(智力为主体)转化。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正从人力资本走向智力资本。” 的确,人力资本已经越来越重要,只要有人力资本,不需要太多的钱,就可以办起一个公司,而且可以迅速发展。
但是,仅仅是高智商和高技术的人在一起,未必能够发挥出应该有的效益。有的企业有很多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在一起却很难搞好关系,这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强调智力资本之后,我们还能够强调什么呢?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还应该向注重人的全面素质或者说全部人格力量发展。
企业家的人格力量是他最大的人力资本。张瑞敏在80年代末曾经说过,海尔的发展,靠的是人格的力量。他是一位人格力量很强的企业家,一个拥有“金三角人格”的人。所谓“金三角人格”,是这样的含义:如果我们把三种人格力比做三角形的三条边,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人成功和自我实现的程度。三条边缺一不可。在同样周长的情况下,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金三角人格”指三种人格力都强大,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人格。
“金三角人格”有一个特征,就是对其他人具有吸引力。因为这种人格的三种人格力都强,与他们接触,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如果与缺乏智慧力、意志力、道德力中任何一种人格力的人接触和交往,都不可能真正有助于你的成长。
智慧能够激发智慧,人格能够认同人格,健康能够强化健康。一个企业所拥有的“金三角人格”越多,这个企业的人力资本就越雄厚,就越具有核心竞争力。
去年12月海尔董事局副主席武克松说:海尔的主要领导班子从创业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原来那几个人仍然在一起。这一事实表明了海尔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而这样的凝聚力来源之一是大家“金三角人格”的互相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