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芬:灵修不是为了逃避痛苦

(文/张德芬)我收到很多信,也碰到一些人,他们看了杰德的书以后,变得比较离世而居,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可是又无法完全的离群索居,其实杰德只是想表达他的“开悟”版本究竟是什么,他并不完全鼓励别人走他的路。毕竟,人生的游乐场还是挺好玩的,何必离席?

人生的游乐场还是挺好玩的,何必离席?

《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读者和它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它吸引那些对世俗名利不是那么投入的人,但同时,具有“弃世”思想的人也特别容易被它勾住。我个人觉得,作者只是想表达他的“开悟”版本究竟是什么,他并不完全鼓励别人走他的路。毕竟,人生的游乐场还是挺好玩的,何必离席?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面对自己的恐惧,看清这是一个游乐场,一出戏剧,而不要那么全然忘我的倾情投入?

我收到很多信,也碰到一些人,他们看了杰德的书以后,变得比较离世而居,做什么都没有兴趣。我自己也是有一段时期困在这个陷阱里面,时不时还会掉下去。因为,如果你突然清楚的意识到(被提醒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最终都是要步上死亡的路途,你会对眼前的世界产生厌弃感。可是又无法完全的离群索居,有些人是财务不独立,有些人是舍不下亲情,所以就卡在物质世界和空无真相之间,索然无味的生活。

大部分想要弃世的人,多多少少都是在逃避一些东西

我想强调的是,根据我的观察,大部分想要弃世的人,多多少少都是在逃避一些东西。可能是逃避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自我责任(学生不想好好学习),以及,最重要的是:承担自己痛苦的责任。很多人都把灵修当成逃避痛苦的工具,但是自己浑然不觉,振振有词的追求更高意识,更高存在,要修的更高、更好,修来修去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是会卡住。

有些人上灵修课是要强化自己“受害者“的角色和感觉,在课堂中不断哭诉、疗愈,可是就是不去承担自己情绪的责任,不愿意长大成人,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希望老师、同学同情他、滋养他。另外有些人,非常喜欢上灵修课,让自己有事可做,有东西可以拿来说嘴:我在修灵性课程耶,我的老师是谁,我的法门是什么,让自我感觉良好,好像傍了大款似的。有些人则是积极建立自己的灵性事业王国,喂养自己的超级灵性小我和名利心而乐此不疲。这些人还不如那些卡住的人。

无论你修的是什么法门,逃避痛苦是永远无法达成的

灵修到一个程度开始痛苦的人,才是真正面对问题的人。其他的人都只是把灵修当成奶嘴、工具,抚慰自己的小我。开始痛苦之后的行为很重要。你是积极面对、坦然接纳,还是寻求更高的法门、更多的大师、更不寻常的意识状态,来逃避痛苦呢?无论你修的是什么法门,逃避痛苦是永远无法达成的。

看破这个世界的幻相,做最理想的“人类成人”

真正面对人生的无常,看破这个世界的幻相,进而珍惜自己在这出戏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样的人,才是杰德所说的、最理想的“人类成人”。人类成人的重要特征就是“玩得转”,在物质世界里面玩得转。这不是说你要多有钱、多成功,但至少,你要过着轻松的生活,和身边的人关系都和睦,和你的世界关系顺畅,没有阻碍。

如果你金钱匮乏、关系紧张,还要寻求灵修,寻求解脱的话,说明了你本末倒置。二元对立世界的游戏是有规则的,你按照规则玩,就可以玩得转。游戏规则其实很清楚,但是我们受到制约,看不见,或是不愿意顺从游戏规则。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修的地方:看到自己的模式、习性,愿意真正的去面对、修改,而不是拿灵修来逃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