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话才能让人易于接受?
我们想要批评人的时候,并不应该像传统的做法那样,先说一些对方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他的缺点,即所谓的“欲抑先扬”,那样很容易给对方造成心理落差,挫折感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那么,怎么说话能让人容易接受呢?
国外有一位老人,退休后想图个清静,就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几周倒还太平。可是不久,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追逐打闹、踢垃圾桶且大喊大叫。老人受不了这些噪声,却又不能制止,因为他知道,如果制止的话,反而会引起那些年轻人的逆反心理,情况可能更糟了。
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出去对年轻人说:“你们玩得真开心。我可喜欢热闹了,看着你们玩我也觉得变年轻了呢!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年轻人当然高兴,既玩了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闹起来。
过了两天,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我到现在还没收到养老金,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年轻人虽然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只是远没以前那么起劲儿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说:“真对不起,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的开支,所以我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一毛钱?”一个年轻人愤愤不平地说道,“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不干了。”从此,老人又重新过起了安静悠然的日子。
这个故事中,智慧的老人正是运用“增减效应”为自己赢得了一份难得的清净。所谓“增减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程度不断减少的人。
“增减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的。例如,到市场上买一斤白糖,售货员如果先在秤盘上放超出一斤的分量,再一点一点地从秤盘上减掉,顾客的心里就会感到不舒服。要是先在秤盘上放上少于一斤的分量,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添上去,顾客就会感觉得到了便宜,觉得老板很大方,很可能以后还到这家来买东西。其实,用两种方法称得的白糖分量完全一样,只是增减的顺序不同,却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们的挫折感是“增减效应”之所以存在的心理根源。人们的心里总有这么一种倾向:习惯得到,而不习惯失去。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一般来说,人们会比较平静地接受一次小的挫折,然而,如果所获得的赞赏越来越少,甚至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逐渐增加、增大,人们就难以接受了。
所以,我们应该恰当地运用“增减效应”,例如,可以先说对方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也就是“欲扬先抑”,当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评价是越来越好的,他就会感觉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是不断增加的,便会很高兴,也乐于接受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