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智慧:语言要注意技巧,技巧的好坏往往关系到事情之成败

语言技巧的好坏,关系到一件事情的成败,乃至战争的胜负、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兴亡,决不能等闲视之!由烛之武与蹇叔谏言的不同结局中可见一斑。

秦君曾帮晋惠公(文公之弟)抢在文公之先为晋君,惠公曾答应将焦、瑕这两个地方割让给秦国,作为对秦的报答,但惠公回国后,就翻脸不认账。这对秦来讲,晋君的言而无信,是记忆犹新的事,穆公焉能不耿耿于怀?况且晋国贪得无厌,等到向东夺取了郑国,随即就要向西扩充疆界,秦为郑邻,首当其冲。

至此,情况进一步明朗化,“亡郑”非但无益于秦,却给自己播下灾难的种子,即在“陪邻”的同时,加速晋“阙秦”的进程,这实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有“舍郑”才是明智之举。

烛之武巧用心理兼容原理,在对方认同、理解的基础上,求得双方感情发展的一致性,然后步步诱入,将对方转到自己一方的观点、立场上来,让穆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心理转换,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烛之武的劝说,作出了“退师”的决策。

再来看蹇叔是怎样劝说秦穆公不要兴师伐郑的。

烛之武退秦师两年后,晋文公新亡,加上当时驻守在郑国杞子的“潜师”可袭取郑国的密报,穆公欲再度兴师伐郑。并就此事征求蹇叔的意见。

蹇叔的回答先是:“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意思是: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听说过的事。一接触,先是一个埋怨,是在无任何分析的情况下发出的,先给穆公一个不痛快,造成心理上的不兼容,形成了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思维定势;这是一个失败的开头。

蹇叔接着进行分析:“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这种分析是合乎事实的,不可谓有错。一个师劳力竭,一个以逸待劳,胜负是明摆着的。因此,“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这第二个埋怨接踵而来,这实在是言语交际之大忌。因为述事明理,只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万不可以理怨人。

蹇叔接着作进一步阐述,重点强调了一个我“勤”敌“备”,得到的将是“勤而无所”的结局,岂止是无所得,相反是有所失。其中特别强调了敌“备”,敌有备无患,反之,我则有患。于是乎,“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这第三个埋怨又抛了出来。

[4]

语言技巧的好坏,关系到一件事情的成败,乃至战争的胜负、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兴亡,决不能等闲视之!由烛之武与蹇叔谏言的不同结局中可见一斑。

听惯了唯唯喏喏的穆公,急于成就霸业,他“访诸蹇叔”,是想取得支持他出征的赞同意见,或对这次出征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所作的中肯而独到的分析,并以此确定伐郑的战略部署。谁知一交谈,就连连遭受埋怨,造成心理阻隔,使心想“潜师”取胜的穆公如芒刺在背,再也听不进什么了。

穆公不听蹇叔劝谏,蹇叔又无法阻止穆公进军,于是只剩下哭了:“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的三怨一哭,导致了穆公由主动征求意见到派人咒骂:“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这不能不令人吃惊地感到:蹇叔虽有在事情还未开始之时就洞察出事情结局的远见卓识,但因其在与穆公的交谈中,交际语言的使用不当,而造成了悲剧。更为可悲的是:“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必死……余收尔骨焉。’”

眼睁睁看着儿子去作无谓的牺牲,却无法去救助他,这怎能叫人不痛心!蹇叔先哭军队后哭儿子,虽有心救军,却无力回天。蹇叔哭师不可谓不是一大悲剧!

若将烛之武退师、蹇叔哭师,这一成一败对比看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异:

之一:进谏方式明高低

烛之武见秦军之时,深知使命重大,洞察敌我客观情势,抓住利弊得失,独特而又极富远见地作出分析,让穆公从分析中明白何去何从。

这就是说,烛之武运用了分析的进谏方式,有理有节,因而有利,最终实现了预定的目的。

蹇叔运用一下子宣布结论的方法,诸如“师劳力竭”、“郑必备之”之类,语确而义明,但对心存“潜师”取胜心理的穆公来说。却如芒刺在背。更为糟糕的是,在穆公拒谏的情况下,蹇叔仍不注意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战术,哭着说出结论来:“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急于求胜的穆公,当然听不进这个他想象不到的断言。

这种直接宣布结论的进谏方式,导致了蹇叔由主动成被动,由受敬为受咒,最后抱憾终身。

[4]

语言技巧的好坏,关系到一件事情的成败,乃至战争的胜负、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兴亡,决不能等闲视之!由烛之武与蹇叔谏言的不同结局中可见一斑。

之二:所处背景见难易

烛之武所处背景是:秦晋联军亡郑,指日可待,且郑国已无力反击,军民内部人人自危。烛之武奉命劝谏秦穆公退兵,是用绳子绑住身子从城墙上坠下,星夜只身前往秦军军营,劝谏穆公,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须知烛之武与穆公的身份地位是天壤之别,前者是败军之民,后者是胜军之主。再者,穆公行军千里,已是胜券在握,气势正盛。要想在这时候听进一个败兵之民的意见,并按其意志行事,谈何容易。

蹇叔所处的背景是:穆公欲称霸诸侯,乘晋君新亡,潜师袭郑,意在一举吞并郑国。不过,穆公仍有疑虑,特意向蹇叔征求意见。

一般来说,穆公从心理上是想听取蹇叔的高见的。可以设想,如果蹇叔慎选用语,抓住时机,取得“心理兼容”,是有可能达到进谏的目的的。

之三:语言技巧决成败

烛之武利用秦军在争霸上的矛盾,不露声色地扩大穆公对晋的戒心,以逐步削减秦急于亡郑的欲望。因而言辞委婉。

诸如秦亡郑之举,说成“敢以烦执事”;不说我认为办不到,却说“君知其难也”;不说对你们有益,反说成“君亦无所害”;不说“何去何从,当以明决”,只说“唯君图之”。话语婉转,谦敬有度,表意明白,使秦伯高兴地接受其意见。

烛之武以婉辞见长,蹇叔却因直言显短。可能因为蹇叔过于相信秦穆公的虚怀若谷,而直陈己见;也可能由于蹇叔不善谏言,喜怒皆形于色,虽是忠言却逆耳。

诸如“无乃不可乎”“其谁不知”的反问,“郑必知之”“必有悖心”的决断语,“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的哭丧话,显然都不宜出自一个善谏者之口,其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可见,语言技巧的好坏,关系到一件事情的成败,乃至战争的胜负、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兴亡,决不能等闲视之!由烛之武与蹇叔谏言的不同结局中可见一斑。

[4]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