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地接纳

 我在伯父家长大

我是一个人前活泼、人后流泪的女孩,在家里是老大。因为我不是男孩,所以才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为了生男孩,让奶奶带着我到处躲,结果后边几个也都是女孩,后来为了保住父亲的工作,他们把我送到了伯父家,这样我就一直喊着伯父爸爸,喊伯母妈妈。

伯父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而我就成了第三个孩子,他们非常宠我、疼我、珍惜我,以至于养成我现在很霸道的性格。在那里我生活了六年,可以说这六年是我人生最开心、最难忘的时光。七岁的时候我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家里,他们告诉我这才是你的爸爸妈妈时,天真幼稚的我,说什么都不愿意叫他们爸爸妈妈,不过,我还是得生活在他们身边。在六年级时,我告诉他们想回到伯父家,但是被他们说服了,又不情愿地留在了他们家里。后来有好几次我想偷偷回去,都被他们阻止了。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去年,我又说出了这种想法,结果挨了一巴掌,还被踹了一脚。但是当时我非常坚持,气得他们要跟我脱离关系,那时我想无论怎么样,都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感觉,就算伯父不要我,我也一定要脱离他们。我以此相逼,最后他们才将我送到了伯父家。虽然说现在回到伯父家了,但是我仍然非常痛苦,因为伯父每天都劝我,让我回去,所以我现在整天都哭。

我想问一问李老师,像我这种情况的孩子多吗?我该怎么面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冲突呢?

其实,她的亲生父母应该能理解,这个孩子生下后几个月就离开了他们,她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和伯父伯母在一起,自然会和伯父伯母建立非常亲密的关系。

孩子在两岁或者五岁以前,和谁接触,就最容易和谁形成亲密依恋,这个亲密依恋在自然界有一种“印刻”作用。比如,经常看到电视中有这样的镜头,一只小鸭子或一只小鸡,它孵出来,睁开眼睛看到是人,就会把人当妈妈,会跟人走,闻人的气味,跟着人就像跟着妈妈一样。孩子在两岁以前也会有心理印刻的效应,一些孩子一岁前就请保姆,被保姆天天带着,以后他会离不开保姆,保姆走了孩子就变得很沉闷,很痛苦,甚至没有活的欲望。

这个女孩的伯父伯母一直带着她到六七岁,陪她度过了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她所有的亲密依恋和她所形成的情感对象,都指向伯父伯母。突然让她转到父母亲身边,任何人都不容易做到,除非她没心没肺。她和爸爸妈妈建立感情,像跟陌生人建立感情一样,只能在以后的生活里慢慢培养。随着她一天一天慢慢长大,明事理了,会懂得尽管在伯父伯母家长大,但是爸爸妈妈一直爱着她,思念着她,也给她抚养费。现在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对她很好,这时候她慢慢会把一些情感投到父母身上。但伯父伯母依然是她心里的父母。在关键时刻,痛苦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伯父伯母。孩子小时候不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要真正和爸爸妈妈产生亲密会在十六岁以后,度过逆反期,爸爸妈妈仍然温柔坚定的爱她,她会慢慢表现出一些深层次的亲密与依恋。

孩子在六到十二岁这个阶段,相对来说心理发展是比较安定的,没有很大的起落。六岁以前很多东西都已经完成了,包括决定他终身的个性、行为色彩、情感模式、亲密需求等。七岁以后,即便她和亲身父母发展一点情感,那种亲情并不深刻。爸爸妈妈要认同孩子,必须明白孩子有困难,不能要求孩子在身边就一定要依恋自己,就要跟自己亲密。要学会等待,最好的等待就是让孩子慢慢地度过心理认同期,等他慢慢把父母亲认同为自己的父母。

比如说,写信的这个女孩首先要和伯父伯母产生距离,虽然现实距离已经产生了,女孩走开了,但心理方面还要接受分离。伯父伯母不能像以前那样关心她,她内心会很困难,也许还会不停打电话联系,无意识地想保持亲密感。要应对类似的情况,爸爸妈妈首先要接纳孩子对伯父伯母的感情,甚至鼓励孩子去那个城市看望伯父伯母,放假的时候给她机会,让她满足亲密的需求。他们要明白孩子见伯父伯母不等于不爱亲生父母,见伯父伯母是因为她有亲密需求,这个亲密需求决定她内心的完整与安全感,周期性地回到伯父伯母身边黏一阵子,内心可以得到满足。如果父母完全拒绝她跟伯父家来往,封锁伯父家的消息,反而会使孩子不安,她会慌乱,不能踏踏实实地,有可能每一天都过得不好。爸爸妈妈一方面鼓励孩子和伯父伯母保持亲密,另一方面还要扮演好爸爸好妈妈的角色,给她很多关爱,尤其是要无条件地接纳她。这样,孩子的情感就会慢慢重建与回归。真正的回归有一个前提:孩子没有与父母产生隔阂。如果她回到家的这段时间跟爸爸妈妈不亲近,爸爸妈妈就伤害她,比如像刚才说的爸爸妈妈踢她打她,再想回归就会很难。孩子的内心永远会有孤独感。

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个案,有个妈妈因为“文化大革命”必须到山西劳动,就把孩子寄养在姥姥家,孩子当时还不满一岁,在姥姥家一直待到十三岁,要读中学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在山西劳动时还生了一个女儿,妹妹从生下来跟爸爸妈妈一直没有分开,和父母特别黏糊,感情非常好。姐姐十三岁回到北京读初中,感觉跟他们三个人不是一家人,自己像个外人,从来不叫爸爸妈妈,一直到她二十五岁结婚都没有叫过。女儿在外面说“妈”说得很自然,一见了面,“妈”字就吐不出来,莫名其妙地内心特别紧张,非常焦虑。每到放假她就跑去看姥姥,叫姥姥叫得很亲,一直到姥姥去世。

这个个案中的那位妈妈后来对两个孩子非常平等,给妹妹买什么就给姐姐买什么,而且还更关注姐姐。否则姐姐永远会觉得不平等,认为爸爸妈妈就是爱妹妹,不爱她。

写这封信的女孩处在“双向情感”里,当她回到伯父伯母身边,会想亲生父母,觉得这样做对亲生父母有点残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又觉得对伯父伯母不公平,没有报答养育的恩情,孩子内心希望对两方面都好。如果她真的回到伯父伯母身边,也不一定还会那么安定,因为她已经知道真相,不可能像过去那么坦诚与简单。孩子在把亲密感分给爸爸妈妈和伯父伯母的过程中,会有摇摆,一会儿会这样,一会儿会那样,父母得允许她摇摆,给她支持。实际上,这个女孩并不是完全排斥父母的,她只是需要时间。她现在摇摆在两对亲人之间,但这种现象不会永远持续,她会慢慢选择主导,在那个地方待下来。一方面,会保留对伯父伯母的情感,关心他们,报答他们。另一方面,她会稳定,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结成亲子关系。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这个过程,不要着急,也不要沮丧,往往越想努力改善关系,孩子回归的时间越延长。换一个角度想,有两对父母在疼爱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这种幸福感建立起来,女孩就可以接受自己的情感变化,学着把两边的父母都当亲人,人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李子勋支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港湾

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是从亲密关系里获得安全感的,如果小时候知道被爸爸妈妈遗弃,或者因为工作等原因被放在另外一个亲人甚至陌生人那儿,在他慢慢懂事的时候,就会有自我挫败感。孩子会对亲近关系不信任,不信任爸爸妈妈,埋怨爸爸妈妈不能够保护他,把他扔给陌生人或者年老的亲人。这种感觉是对亲密关系的怀疑与否定。一个孩子缺

乏与亲人的依恋,成年后对亲密关系可能就会没有足够的自信。安全感的形成是通过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得到的,如果得不到,就会对亲情不信任。不信任亲人,会泛化到与社会保持距离,不让人靠近自己,或在较亲近的关系中感觉紧张,甚至出现社交的恐惧。

当然,成长的选择是多种的,尽管早年生活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亲密需求发展的弱点,但是人总是有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早年的生活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一生。童年只是给孩子一个基础,就跟小学是中学的基础一样,但是小学学习不好不意味着中学就学习不好。所以如果孩子五岁以前没有建立起来亲密感,或者安全感不够,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还可以慢慢重获安全感,青春期,青春后期还有成年期,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面临重要的选择。孩子觉得以前对爸爸妈妈亲密感不够,就会更多地投情,更多地关心父母,内心就不再茫然了。慢慢地,他会发现在社会中跟朋友的关系也不那么焦虑了。在心理治疗中,许多与家人处理不好关系的根子,就在与父母的关系上,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会发现与家庭的关系也好了起来。

时间是很重要的,父母要有耐心,给孩子稳定的关怀、更多的关心,和无条件的接纳。时间可以帮助孩子觉察、感悟,并做新的选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