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长大的机会

和儿子一起在餐厅里享受了美好的一顿餐点,餐后的水果是一颗颗充实而饱满的葡萄,让人看了忍不住垂涎欲滴。

突然,邻桌传来一阵童声:“妈妈,我要吃葡萄,你赶快剥葡萄给我吃!”回头一看,原来是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大约五岁的孩子在用餐。禁不住孩子再三的央求,年轻妈妈放下她吃了一半的食物,开始帮孩子剥葡萄。每剥一颗,就送进孩子的嘴里,然后继续剥下一颗;而孩子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不断地重复张嘴、咀嚼、吞咽的动作,直到盘子上再也没有紫艳艳的葡萄时,年轻妈妈才终于得以继续她的中餐。

我对儿子说:“我以后绝对不做这种事!”因为我认为,单就“剥葡萄”来看,它原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我相信,只要父母愿意给孩子机会练习,三岁多的孩子就可以学得会,而且还可以做得很好。

但是,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真的是过了头,凡事都为孩子准备得妥妥当当,于是孩子成了道地的“开口牌”———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开口要,不会动手做。

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帮孩子做了多少“剥葡萄”的事:做孩子的闹钟、帮孩子折衣服、再帮孩子把折好的衣服收到衣橱里、每晚帮孩子整理书包、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穿裤穿袜穿鞋……这些事,孩子真的都没有能力自己完成,还是孩子早已习惯“小太爷”的生活了?是孩子太懒、不愿意动手做,还是我们自己太主动帮他们做好?

再换一个角度来想,从“剥葡萄”的事件中,我也发现,父母总是习惯以大人的角度来规划孩子的未来,决定孩子该走的方向、该学习的内容,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点来考虑孩子的种种需要。于是孩子可能会说出流利的英文、可能会弹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可能是个数理小天才……但是他们却个个成了生活小白痴,在看似光荣的背后却是个不快乐的孩子,也始终搞不清楚自己的兴趣与优点,对生活也失去了追求的欲望与勇气。难道这就是我们要培养出来的孩子吗?

孩子到底真的需要些什么?除了足以与人竞争的知识技能,孩子也需要能让他们好好打理自己的生活技能;除了满足虚荣的物质生活,孩子更需要感受到父母亲的爱;除了万事齐备,孩子更需要自己亲手去做做看。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做、才能真正学到经验、才能体会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也才有机会学会感恩。

如果我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所以必须为孩子做这、做那,那么孩子可能就因此没有“长大”的机会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