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招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对本该是自己处理的事毫无主张,事事都依靠家长;也有些孩子年龄虽然不大,却很自觉。早上自己按时起床,自己上学,放学回家,自己抓紧时间做作业……向这些家长求教,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我们把这些家长的成功经验概括了以下八条: 一、给孩子空间 让他自己往前走 孩子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不能...

read more..

简单横比让孩子心灵受伤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就是许多家长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指名道姓地给孩子树立榜样。这些榜样,可能是孩子的同班同学,或者是亲友家的孩子,或者是同事、邻居家的孩子,或者是大众传媒中报导过的孩子。 他们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可能会说以下这些话——“看人家孩子多能干,你也学学人家!”(或“××学习多棒,你好好向人家学...

read more..

学会对宝宝进行随机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很随意地就过去了,而有些事情,只要教师把握住机会是很好的教育契机。 以某幼儿园为例。当幼儿园钟老师在领孩子们散步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着,孩子们欣喜若狂的叫着:“老师,你看那边有一只花蝴蝶”。在那时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跑过去捉蝴蝶,钟老师用力的喊着阻止他们,可是他们已经跑的很远了,听不到老师的喊声,过了一会,他...

read more..

让孩子快乐做家务有妙招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需要给他们或多或少的一些指导。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缓解压力,愉快地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 做一张表明确任务 用表格或日历把家务活记录下来。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可以有几种方式来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家务职责。对于还不会识字的孩子,你可以在日历上贴上图片,让孩子看见图就知道今天要完成的家务是什么。当孩子完成了当天的家务劳动,就从日历上把这一天划去,这样,孩子就...

read more..

争执:孩子的一门必修课

小朋友之间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情,妈妈不必过于紧张,要帮助宝宝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相信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之后,宝宝会逐步适应,有所收获的。 获得心理平衡 宝宝受到欺负后心里会很不舒服,立即就想讨回损失,因此动手,这是一种自卫心理。 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醒他不能动手打人,更不能主动去攻击别人。如果宝宝被别的孩子欺负,可以将他拉开,问问他的感受或替...

read more..

怎样提高父亲育儿的参与度

怀孕时,曾看过一篇介绍一对台湾夫妇如何育儿的报道。报道的具体内容我不记得了,但文中说“在日复一日的育儿工作中,夫妻俩一再地讨论、协调,为的是给孩子(名叫王乃庆)一致的教育方式。这种做法还带给他们夫妻另一个欣喜,就是对彼此个性、做法的深入了解和尊重,使他们的婚姻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这段话让我难以忘怀。育儿,不仅使孩子得到了最好的教育,还提升了夫妻俩的婚姻生活质量。这...

read more..

性教育:含蓄拦不住好奇心

从席卷网络的“摸奶门”、“脱裤门”风波,到骇人听闻的14岁男生奸杀12岁幼女的报道……在物质越来越丰富、资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孩子们的性道德却变得“原始”与“野性”,究竟是谁造就了青少年性道德的“沦陷”? 学生:性行为是“流行时尚” “大家聚会的话题一般是‘男女朋友’、‘黄段子’。谈学...

read more..

中学生要克服封闭心理 大胆张嘴说话

中学时代应当是磨炼嘴皮的时代,中学生要克服青春期封闭的心理弱点,大胆地张开嘴巴说话。 鹦鹉学舌。你若不敢说话,不妨先从鹦鹉学舌做起。找来一盘经典录音带,特别是著名播音员的带子,边听边说,既陶醉于语言情境之中,又体验语言的神奇功力。模仿时要注意矫正自己的方言和不规范的普通话。天长日久,舌头灵活了,唇肌发达了,语言灵巧了。当年苏秦说六国,他那张油滑的嘴巴就是先从模仿学起,头悬梁,...

read more..

家里养宠物的孩子更自信

伴侣动物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兰子惠提示,有儿童的家庭饲养宠物应特别注意: 1.选择温顺的品种:贵妇犬、查理王小猎犬、可卡犬、西施犬、八哥犬、蝴蝶犬、波斯猫、喜马拉雅猫等。 2.摸过宠物或和宠物玩耍、喂食后勤洗手。有伤口时不要亲密接触宠物。 3.给宠物定期注射疫苗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旦孩子被宠物抓伤或咬伤,应立即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伴侣动物与儿童心理健康&rdq...

read more..

三代同堂孩子难管教怎么办?

作为“421”家庭的核心,4岁彬彬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两代六位家长的喜怒哀乐,这不,因为管教理念和策略的不同,“爸爸妈妈阵线”与“奶奶外婆阵线”又交上火了—— 镜头一:彬彬离开饭桌,端着冲锋枪满屋跑。妈妈暗蕴怒气地叫道:“彬彬,还有10分钟我们就撤饭桌了,如果你不赶快洗手回到饭桌上,你就会挨饿……”话还没说完,奶奶已端着...

read more..

为什么儿童爱咬手指

据心理学研究调查表明,儿童爱咬手指,其主要原因是一种心理行为异常的反映,是内心紧张情绪的宣泄,是孩子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表露。其原因主要有: 1、家长对孩子的卫生和健康关心不够; 2、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造成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和压抑,导致情绪紧张; 3、孩子经常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缺乏家庭的温暖感; 4、长期的学习压力,使孩子无法减轻心理的负担,加上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压力增大。 ...

read more..

家教与言语表达息息相关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信任的语气 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

read more..

吃饭,影响人的一生

任何国家,不论大人或小孩,每日必经三餐。大人每天在饭桌上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远比学校的功课更要深刻。 中国人重视吃饭。家长对孩子的爱,尤其体现在吃饭上。首先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可见祖母端着碗,四处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

read more..

“贪玩”的孩子是聪明还是笨

作家冰心曾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淘气、调皮的孩子总是贪玩,他们不停地摆弄着各种各样的物品、玩具,从许多相近似的物品中形成概括力;他们喜欢“逮猫猫”捉迷藏,认真观察排除假象寻找目标,养成细致的思维习惯;他们能把一根竹竿当成骏马、火箭、飞机、机关枪,把眼前子虚乌有的东西想象得活灵活现;他们玩耍时激动、舒畅、愉快的情绪激发和调动着大脑神...

read more..

一块小黑板改变孩子坏毛病

我曾用一块小黑板改掉了女儿丢三落四的毛病,并让女儿自觉地把小黑板变成计划本,养成了每天一个小计划的学习方法。 上小学的第一天,学校都会发给每个孩子一顶小黄帽,加入少先队后又会领到红领巾。小黄帽和红领巾从此就会伴随孩子的整个小学生活。但是女儿有个丢三落四的毛病,刚上一年级时,她隔三岔五地被执勤生挡在校门口记下名字,原因是忘记戴红领巾或忘记戴小黄帽。这样不但会让班级扣分,如果被校...

read more..

青少年厌恶洗澡和家务 缘自“认知缺陷”

大家都知道,青少年对洗澡、刷牙以及清理饭桌等家务活十分反感,人们通常把孩子们的这种行为归结为他们懒惰,然而,研究却发现将此归咎为“认知缺陷”,原因是他们的大脑无法同时进行多项工作。 负责多项任务的大脑区域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晚期之前会一直发育,甚至当他们到了开车的年龄后,这种情况仍未改变。当一个人被要求同时处理多项信息时,他的前皮质层就会分析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前脑皮...

read more..

不用监督也能主动学习的秘诀

“如果你想成为耀眼的大人物,而不是一生平庸,首先就要学会为他人着想。” 这是父亲在世时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开始并不太理解,但现在,我已到了耳顺之年,回想走过的路,才发现自己的大半生竟然都是这句话的生动演示——不功利,不钻营,眼睛不只盯着自己,而是以宽阔的心胸承载别人。越是这样,反而越成就了自己。 父亲一直跟我强调的话还有:“一个人伟大与否,取决于他给...

read more..

放手!给孩子“自主性”

Angel是全家的掌上明珠,尤其是几位老人,更是宠爱有加,从不让宝贝自己动手,去哪里都跟着兼做“保镖”,深怕照顾不周,“怠慢”了这位小祖宗。 有一回晚饭,小Angel破天荒地提出要自己吃。哪想姥姥一听,立马哄到:“哎哟,小祖宗,这碗滑,一会磕伤了手,还是姥姥喂你啊。”诸如此类的事时有发生。小Angel就这样在全家人的呵护下“安全”地成长着。 随着年龄的...

read more..

早期智力教育有哪些内容

发展感知觉能力:儿童的感觉和知觉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儿童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认识世界,掌握知识,从事各种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 第一,要结合婴幼儿的生活实际,在安全的条件下,父母要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儿童对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摸、多闻、多尝,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二,多接触大自然,认识花、草、鱼、虫、日、月、星、云、山、水、湖泊等,以开阔眼界。...

read more..

批评孩子也要讲究艺术

有些家长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息 ”、“你真不争气”、“你真不要脸”……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语。然而,专家指出,这种恶意的批评方式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专家建议,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也要讲究艺术。 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教育孩子的经历: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