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拒绝冷漠,用爱温暖你我他

2岁的小悦悦走了,她弱小的生命没能抵当得住车轮对她的反复碾压;但愿在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这是我们对她的唯一祝愿。
那段视频,一个幼小生命的无助挣扎,18路人的见死不救,深深地刺伤了国人的神经,也因此唤起了公众对于道德的追思。
当箭头指向18路人的冷漠,当我们慨叹社会道德的滑坡,当我们哀叹谁来拯救日益下滑的道德的底线,对于当今社会如何重建道德,拒绝冷漠、传递温暖,成为公众寻求的方向!
或许,面对18路人见死不救,网络与现实的审判力量足以毁灭这18路人,只要在汉语词汇之中能够搜罗到的最恶毒之语朝着这18路人汹涌而去,在这股由媒体与网络汇集而成的道德审判力量中,是否标志着道德力量的重心抬头呢?是否就可以用最愤怒人心的词汇来对这18路人做出冷漠与见死不救的审判呢?
不可否认当前的一个现实,那就是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尽管活得卑微、低下,尽管忍气吞声、尽管也会如同这18路人对小悦悦视而不见,尽管也会因为蝇营狗苟的生活展现尔虞我诈,但在网络之中总会把自己置于道德的顶端,用高标准的道德来审判一个事件中的主角,或许这种表现正是每一个端坐于屏幕前的人,其中也包括了我。
当我们用道德的鞭子用力抽打这18路人,小悦悦在此刻是否会有一丝温暖的感觉?当我们用高于一切的标准来衡量这18路人的行为,小悦悦在此刻能否会感觉到道德力量凝聚而成的祝福?当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苛求这18路人的见死不救,自己面前出现摔倒的老人、落水的他人、车祸中受伤的过客时,是否不会成为这18路人中的一员?当你对这一切用彭宇案的前车之鉴为自己辩解的时候,你是否就是18路人中的一员?
或许,生活让我们习惯成为看客,现实让我们成为道德的审判员,用高于一切的要求来衡量他人的行为之时,是否曾经叩问过自己的心灵,面对他人处于危困时,是否会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而不是成为冷漠看客中的一员?那些因为报端披露的处于危困之时站在一旁旁观喝倒彩的声音之中,是否也会夹杂着你的声音?面对一条瞬间而逝的生命,你内心的恻瘾之心是否会让你伸出那双温暖的手,拉对方一把?
在面对18路人的行为,我们用正义的道德指向来审视对方的时候,你能否停下匆匆的脚步,用手抚摸你的胸口,如果是你,自己会怎么做?18路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是这个社会的整体问题,还是单单这18路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风气导致了如今这个社会见死而不敢救、见死而不敢扶的悲哀一面呢?如果你在屏幕的面前用正义快速表明你立场的时候,是否就可以代表着你生活中现实表现?
在面对公众与媒体在追问如何重建道德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溯源而上,见死不救与见倒不扶的症结在于何处?当我们纵观“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有事别找我,跳楼上五楼”“你是不是党员”等官腔不绝于耳的时候,不得不相信这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之道应该从何处抓起,那就是表明作为官员而言,他们更应该做到刮骨疗伤,充当起道德楷模的引路人,成为道德重建力量的生力军。如果官员不能从根本上做到为民服务,不能做到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不把人民当作自己的主人,那么,生活中的任何人都将是小悦悦,任何人都将是18路人中的一员。
一个人是否受到他人的景仰,是在于言与行是否一致,当为官者真正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时候,冷漠不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坚冰,你我他之间都有一双温暖的手在传递着爱,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所需求的关爱。
反思了,寻根溯源了,扪心自问了,什么才是这个时代所最欠缺的东西,什么是这个社会所迫切需求的东西;爱,才会在你我他的心中稳固,才会在危难关头伸出你我的双手,奉献出你我的爱,你我的温暖!
面对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需要构建的不仅仅是温暖,更需要的是爱的传递;当我们面对小悦悦未曾来得及绽放的幼小生命,用我们的爱来构建这个社会的温暖,呼唤道德力量的回归和重建,让我们深省过去现在和未来所需要的力量一刻,让我们来倡议:拒绝冷漠,传递温暖。让爱流动在我们的身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