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缩短我们的心理距离
如何让我们人类的心灵回归自然,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其实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这个理念成为2000多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和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从家里出发,我经常乘坐8路公交汽车。车上人少时,我一般会找一个整排都空着的座位坐下。后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有这种习惯。如果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得不互相拥挤着站在车厢内时,你会发现,人和人都是背对背站着,眼睛多望向窗外,身体的姿势是收缩的,生怕和别人触碰。
为什么会这样?人和人之间就像隔着一堵无形的墙。这堵墙是在表明人们的心理距离在拉大。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城市的各种设施越修越高级,在一个个拥挤的都市里,我们常常看到有些都市人为自己的居住地而得意,他们历数着都市里那些著名的摩天大楼、博物馆、大剧院、音乐厅以及大人物,其实他们忙忙碌碌很少有机会享受生活,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人们的心理距离越走越远。
所以城市建设和设施,在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从人的生存层面上看,人的生活远离土地和自然环境,从而脱离了生存之根。城市化让人们的生存空间缩小,但是拉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人们的生活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下降。
“距离”是几何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界定,词典上解释为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隔。这里的“距离”,人们习惯上确定为自然距离,而很少有人涉及到人的内心世界,其实人的心理也存在距离,这种距离表现为各种情感状态。比如,现在我们互相之间走亲戚、串门子的人少了;年轻人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数少了;大家都觉得知音比以往更难寻觅了……其实,这都是人们心理距离拉大的表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改变了整个世界,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大发展,工业化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心理压力,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现在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饥荒、地震、癌症,而是自身的心理问题,如孤僻、易怒、自卑、压抑、性变态、迷信、自杀等。究其原因是人类离开大地母亲太久了,所以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至于人与人之间也不再像刚刚诞生的时候那样彼此亲密无间、友好,我和他、他和你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心理距离,有些距离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弥补”,有些距离甚至不能再“弥补”。有些时候我们已经在彼此躲避甚至厌恶了。我们拉开距离,彼此孤独地行走在原本属于我们大家的家园中,这是我们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可悲之处。
记得有这样一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是一个人在用自己冷漠的心对待爱他的人,是一个人用冷漠开掘了一条人们无法跨越的沟渠。这不是客观原因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而是一个人用自己心理难以逾越的沟渠,把实际生活的距离变成了人与人之间心理的距离。我们当然不希望这样的心态萦绕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如何让我们人类的心灵回归自然,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其实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这个理念成为2000多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和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人与天的关系上,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所以,我们需要回归自然,重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和都市化生活方式是不可逆转的,如何使这种生存方式变得诗情画意,即在现代化、工业化、电子化情况下实现新的“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