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揭矛盾,辩驳易取胜
在论辩中,如果我们准确抓住了对方观点中存在的自相矛盾之处,就可以酣畅淋漓、痛快有力地加以揭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暴露出对方观点的荒谬,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而轻松辩倒对方,获取胜利。
先来看一个我国古代的例子——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任贵州龙场驿丞时,捕获了一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强盗。
强盗不屑一顾地说:“我犯的是死罪,要杀要剐,任你处置,只请你不要和我谈道德良知,我从来不谈这个,甚至连想都没想过。”
王阳明当即说:“好,今天我不和你谈道德良知。不过,天气这么热,你还是先把外衣脱了吧。”强盗赶紧脱了外衣。
王阳明又说:“还是热,再把里面的衣服也脱了吧。”强盗还是照办了。
王阳明再说:“还是热得不行,你再把外裤也脱了吧,干脆把裤衩也脱了,全身赤裸更凉快自在……”一听这话,强盗赶紧说:“这可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王阳明反驳道:“为什么使不得?这是因为在你心中,还剩下最后一点羞耻感,这又何尝不是‘道德良知’的某种表现?一个新生儿是绝不会在乎自己光屁股的,可见你虽是强盗,照样有道德良知……”
听完此话,强盗心服口服,将罪行全盘如实供出。
上例中,强盗一上来就宣扬“不谈道德良知”,王阳明没有直言驳斥,而是借助“脱衣”层层剥笋,将强盗的“道德良知”一点点曝光,当强盗提出“全身赤裸万万使不得”时,王阳明及时揭露其前后矛盾之处——嘴里强硬,但心中还剩下最后一点羞耻感,这也是‘道德良知’的某种表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促其心服口服地将罪行全盘如实供出。
再来看一个外国的论辩实例——
有一位年轻人,决心当个发明家,便想到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
爱迪生热情接见了他,亲切地问道:“年轻人,你有什么志向啊?”
为了博得好感,年轻人便说:“老师,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微微一笑,问道:“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盛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年轻人无言以对,面红耳赤地离开了。
上例中,爱迪生抓住年轻人观点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反问:“你想用什么器皿盛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巧妙揭露了其中隐藏的矛盾——如果有这种器皿,“万能溶液”就不存在;如果没有这种器皿,“万能溶液”就无法发明并存放,总之“万能溶液”是天方夜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驳得年轻人无言以对,面红耳赤地离开了。
在日常生活论辩中,“揭露矛盾”反驳术也是大有用武之地——
一天,马新宇与刘伟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辩论——
马新宇:“有理想是假的,实惠是真的。什么理想、信念?有利就想,有福就享。”
刘伟:“我觉得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怎么能没有理想、信念呢!”
马新宇:“都21世纪了,你还这么落伍,相信什么理想、信念呀!反正我是不信了。”
刘伟:“你一点也不信?”
马新宇:“半点也不信!”
刘伟:“你就这样确信吗?”
马新宇:“对。”
刘伟:“那你怎么能说没有理想、信念这种东西呢?你自己首先就有了一个错误的信念。”
马新宇顿时哑口无言,不得不低头认错。
上例中,刘伟发现了马新宇的观点中存在的自相矛盾之处——不承认有信念这类东西,却又确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这样就等于承认了“有信念这种东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其陷入自相矛盾之境,充分揭露了马新宇观点的荒谬,最终辩得马新宇哑口无言、不得不低头认错。
朋友们,在论辩中,我们一旦发现对方观点中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就可以及时地巧妙运用“揭露矛盾”反驳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打一场“闪电战”,一下子击中对方的要害,三言两语之间辩倒对方,兵不血刃地轻松获取舌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