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厌学想到“饥饿教育法”

据报载,珠海市教育部门对该市初一到高三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62%的学生有厌学倾向;人际关系紧张,尤其是和父母关系存在沟通问题,比例超过5%;问题孩子超过40%,具体表现在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缺乏责任感,耐挫力低;有1%的孩子存在早恋问题。 而许多家长面对孩子的上述种种表现,都显得焦虑而又无所适从。

一些家长可能“恨铁不成钢”。可有多少家长反思过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呢?

实际上,恰恰是号称孩子“第一位老师”的家长,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些家长物质供给太慷慨。只要孩子开口,或者自认为是孩子需要的,家长砸锅卖铁也要提供。每天孩子上学用私家车接送;平时大包小包零食不断;甚至给孩子买最新款时尚的手机和诸如此类的奢侈消费品。有的孩子成绩并不理想,不够上示范性中学的条件,可家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托关系甚至借钱掏高价也要让孩子进去。其结果是,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内心苦恼无法解脱,产生诸多心理问题。

一些家长精神供给太随意而片面。他们只知道为孩子遮风挡雨,不愿意让孩子领略世界的残酷一面;只知道凡事为孩子包办代替,不舍得让孩子独自承担;只知道让孩子“一帆风顺”,不教导孩子遭遇挫折和风险时该如何应对……这些一厢情愿的过分爱护,造成孩子心灵成长“童龄化”,遇到一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与矛盾,主观能动性和自我评价就会面临危机,产生心理上的悲观、自卑情绪。

由此想到了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创造的一种“饥饿教育法”。据报道,在铃木的教室里,对于初次参加学习小提琴的儿童,铃木的做法是完全禁止拉琴,只允许在旁边观看其他孩子演奏。听到其他孩子奏出梦幻般优美的音符,新来孩子学琴的欲望被强烈地刺激起来,而这时,铃木只是许可孩子拉一两次空弦。直到新来孩子的学琴欲望从强烈变成了饥渴,才能得到学习机会,而他们也往往因此更珍惜、更投入,学习效果常常能“事半功倍”。

那些在家长们物质和精神供给双重纵容中成长的孩子,更应该让他们也“饿”一“饿”。物质和精神条件太优越,得到的爱太充足,就会缺乏反省、顿悟和思考;得到太容易,就不会好好珍惜,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功能也不会很好地发挥出来。

家长们,不妨也尝试一下“饥饿教育法”,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不要太精致、奢侈,让学生也住住集体宿舍,吃吃大锅饭,为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设置一些“物质饥渴”和“精神饥渴”。也许,你的孩子会因此学会珍惜、学会自强,增强耐挫力,厌学症也会“不治而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