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校园和家“两面派”

进入幼儿园以后,很多孩子会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表现会不一样呢?为什么在集体中养成的好习惯,回家后却不能保持下去,这恐怕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变成了“两面派”呢?

首先,在幼儿园里老师一个人管理几十个孩子,不能对每一个小朋友都全程扶持,她只能对孩子提出要求、发动孩子自我管理、根据目标来实施奖惩。

老师的策略是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但“放手”对于家长而言,却是难事。

小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当他知道自己是家里的小宝宝、小皇帝时,他所有的自律意识就都不见了。一旦溺爱成性,孩子就会不成熟了。

这就是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很懂事,在家不懂事的原因。

其次,有些孩子本身的特点是文静又聪明,可在家中受到的干涉过多。

比如,家长出于心疼或怕孩子做不好就不让孩子做一些事情,不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否定了孩子的要求和观点,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孩子心理需求。

由于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肯定而受到压抑,产生对家长的不满和反抗,就会因一点小事大发脾气。

而当他们在自己的同龄人中,大家地位平等,自身才能得以充分地施展和肯定,感到自信而愉快,与人交往也表现得友好、有忍耐性。

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些缺点呢?

1.家长应该和幼儿园多沟通,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应保证在家和幼儿园一致,双方共同改正。

2.家长应该对孩子在两面行为中积极的一面要肯定。比如,妈妈说:“今天你在幼儿园帮老师扫地,真好。要是你在家里也能这样做就更好了。”

3.家长反省自己的行为。老师对孩子好的表现会及时表扬,而家长可能没注意到这些;老师会坚持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而家长则可能会代替孩子做。

4.帮助孩子学会辨别行为的好与坏,并让孩子懂得好的行为受人欢迎,自己也高兴;不好的行为让人讨厌,自己也不高兴。

5.更多地给予精神鼓励。对孩子而言,在墙上为他贴小红花,是非常有效的鼓励方法。孩子表现出来“两面派”是正常的现象。集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因此孩子会收敛他的本性。回到家中,孩子松弛下来,也符合孩子的本性。所以对于“两面派”的孩子,应该做到有效地和孩子沟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