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最好和最差说明什么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日前发表了《2007中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称中国居民心理和谐状况总体上处于可接受水平。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和谐程度要高于城市和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心理和谐得分落后于农村和城市居民,心理和谐程度最差;东部地区总体状况低于中西部地区。

这个对国民的心理调查,有两个极端现象和一个反差值得关注。两个极端是,农民工的心态最好,城镇居民的心态最差。一个反差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民众心理和谐程度的走向不一致,表现为东部地区心理和谐总体状况低于中西部地区。为什么?

报告给出了部分答案,但需要进一步疏理。例如,农民工的心态最好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参照系不同。

农民工尽管生活在城市,但对自己的定位仍在农村,在进行比较时,他们所参照的对象并不是城市居民,而是家乡的农村居民。处于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相对优越状态。而这种心态已经为无数生活现实所证实,幸福需要找准参照系。

人比人,最难平衡

英国有一个系列剧叫做《保住面子》提出了“海辛斯?巴凯特现象”,说的是,一个中产家庭的主妇巴凯特,老是观察她的邻居有什么收获,要么是财富,要么是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每每观察到她的邻居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她就会感觉非常不舒服。但是一到穷邻居面前,她又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感到自己非常幸福。

因此,英国人把“海辛斯?巴凯特现象”解释为:“我们的幸福与我们邻居的富裕程度成反比,如果你被富裕的邻居包围着,你就会感觉不幸福。相反,如果你与贫穷的邻居住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幸福。”

这道出了人们心理感受的一种相对感觉:一个人选择的环境不同,即使财富、地位没有提升或增加不大,心态也会特别满足,幸福感也特别大。

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便是,为什么城镇居民的心态最差,以及东部西部地区的民众心理和谐程度与经济发展相悖(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但民众心理和谐程度则是后者高于前者)?

当然,还有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民工的心态会不会因与城市公民相比而变得不满足起来?报告给出的答案是,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相对于农村的优势变得不明显,城镇居民有可能体验到较大的心理落差,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谐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顺理成章地让读者产生一种态度或价值评判:人心不足。城镇人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都比农民工和农民好,为何还会心态最差?而且东部经济条件高于西部,可和谐程度低于西部。这不是人心不足又是什么?

于是就可能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何不安贫乐道?正如孔子所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果真是要以此来指责城镇居民和发达地区的人心不足,并让人们回归安贫乐道的生活是既不现实,也解决不了问题,包括物质和精神的。

孔子三千弟子只有一个安贫乐道

然而,即使在物质匮乏的古代,安贫乐道也可能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操守,而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做得到。比如,孔子的三千弟子只有颜回做得到。

其次,也即使是在生产力不发达,资源不丰富,生活不富足的古代,人们也要追求富裕而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这在孔子身上已经体现出来。例如,他要求“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不满足于现状,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马斯洛的动机理论(需要层次论)已经做了充分的说明。一个人如果没有依次向上的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就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理想和动力,社会就不能前进和富裕。而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欲望的增多与实现,都可能在与现实生活的碰撞和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不满。

所以,追逐较高目标反而会生出更多烦恼。经济条件相对高的人和地区,由于有了更高的追求,反而会心态不好,社会心理不太和谐。

农民工的心态好固然有利于他们的生活,城镇居民的心态差和东部经济发达社会心理(和谐度)反而较差未必就是坏事。关键在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是否达到了理想的程度,最主要的是机会是否均等。

如果这个大前提能解决,剩下的就是公众自我的心理调适,比如,找准参照系。或者,摘那些自己够得着的苹果,这才能心态平和,也才能有较和谐的社会心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