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用记忆重建心灵家园

近日,一项主要针对“80后”年轻人的调查显示,43.7%的人表示自己有时怀旧,37.5%的人表示经常怀旧,从不怀旧的只有1.5%。还没有长大,就已经怀旧了,是什么原因让这一代年轻人进入加速怀旧时期?

怀旧,是时间无情背后的温情

“那一天,我抱着几本大学时用过的书,眼泪突然止不住地往下流。”刚刚大学毕业的张艺同学很伤感:“还记得4年前,妈妈帮我收拾行装送我来南京上学的情景,一转眼,4年就过去了。几件旧衣服,几个长毛熊玩具,几本漫画小人书……我一件也舍不得扔,我突然间开始怀旧了!”现在的张艺多么希望再回到从前,重新拥有那段令人难忘的大学岁月。张艺说,原先以为只有自己有这种情绪,没想到和几个同学聊起来,发现她们都挺怀旧的,平时几个活蹦乱跳的小姐妹,在毕业前竟然一个个黯然神伤起来,她们小心翼翼地把一本笔记本、一个水杯、一只发夹都精心收藏起来,纪念难忘的学生岁月。

与张艺比较起来,今年刚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王天同学的怀旧气息似乎更有“夫子气”。去年,他家位于南京奥体新城130平米的新房装修好了,家人都欢天喜地忙着搬家,可王天一点也不激动,自己一个人留在位于鼓楼70平米的旧房里,无论父母怎么劝,他就是不搬。对王天来说,旧房里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成长的一个个脚印:客厅墙壁上的一块水渍、卧室地板上的一个裂缝、书房里一幅即兴创作的壁画、窗外那些熟悉的景致……这一切对王天来说,都是无法割舍的记忆。尽管新房宽敞、明亮、华丽,但对他来说,老房子里才有和自己童年、少年相关的一切。

怀旧也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大,无法再回到从前的伤感。晓愚出生于1980年,从小在南空大院长大,“在部队里,我看到谁都喊叔叔,终于有一天,我冲一个新兵喊叔叔,那个新兵一扭头,一张稚气的娃娃脸,我这才发现‘叔叔’比自己还小,那一刻,我有一种尴尬,更有一种伤感,我真的长大了!”如今的晓愚结婚了,还在读博士,每天埋在书堆里,但她常常从奥体中心的自己家里,乘车半小时来到北京东路,看看自己当年读书的南外,看看南空大院,“真想再喊站岗的士兵们一声叔叔。”她说。

怀旧是时间无情背后的温情。一方面,时光把一切变为昨天,另一方面,时间的累积,又把原来的东西酿造得更加淳厚温暖。对如今一大批刚刚走向成人社会的“80后”来说,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相对丰厚的生活条件,更多的个性化空间,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长大”对他们来说似乎永远是一个难以承认的事实,因而,在“人生断乳期”,他们对岁月的理解更增添了一种淡淡的留连和缅怀,怀旧自然成为时间流逝的心理补偿。

怀旧,是竞争加剧后的心理调节

那一天,缪妙在紧张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里,突然扑到了80岁的奶奶怀里:“奶奶,你能不能拍拍我!”于是,在奶奶轻轻的拍打中,5分钟不到,缪妙就睡着了。“那一天在奶奶的怀里,我睡得特别香,做了很多美梦,重新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缪妙去年刚从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毕业,应聘到江苏电视台工作,从事节目策划、执行工作。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整天感到压力很大,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他家住奥体中心,但没有时间回家,只得在电视台附近租了一个房子。每当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他都有一种淡淡的怀旧感,翻翻相册,看看动画片,天真的童年,懒散的学生时光,这些都一去不复返了,有的只是那些必须独自面对的压力,而在这种怀旧中,他的紧张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缓解,而且,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了。

与上一代人或者年龄稍长的人相比,“80后”这一代从小是在幸福中长大的,但从踏上社会的那一刻起,这一代人面临的是更大的就业压力、竞争压力以及更高的生活成本,怀旧于是成为一种自我的心理调节。“那一天,下着雨,我极度疲倦地走在大街上,突然间收起了伞,任由雨点悄无声息地打在自己身上。那一刻,我想起了童年时在雨中撒泼跳跃的情景,想起了大学时和同学在雨中散步的情景!”生于1981年的木木现在是一家外企的白领,去年刚从南师大研究生毕业。她每天7点上班,下班都在晚上10点左右,很多时候要忙到深夜,单位里时不时有员工被辞退,这些都在无形中给她很大的压力。现在的木木不管多忙,每天还是要腾出一点时间写博客,她的文章大多是怀旧的内容:妈妈做的淮扬土菜、小时候爬树抓知了的情景、爸爸送自己上小学的自行车、大学时泡在图书馆里读书的时光……她感觉这种怀旧成了一种很好的营养品,仿佛是一台忙碌的机器,重新注入了润滑油,这样,她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今年大学毕业的周芳,刚刚来到一家保险公司工作,还在试用期,以后的工作大概还会面临一些自己无法预料的变数,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似乎已经变得成熟了。“感觉生活很忙碌很有压力,白天,我会竭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因为能有机会拥有一份工作已很不容易,没有人能帮你担待什么,你必须自己去面对,付出加倍的努力,因为在单位,你不再是孩子而是员工,你必须成熟地去思考、去做每一件事。”周芳平时工作颇有几分成熟白领的样子,但在QQ上和朋友聊天,她又恢复到原来调皮的孩子气模样,时不时弄几个鬼脸,冒出几个无厘头的符号,聊天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以前的生活和朋友,她说,聊这些,感觉自己能从职场的压力中释放出来,很轻松,也很温馨。其实,对如今的“80后”来说,一方面,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文化断裂越来越深,这些每时每刻都在“催熟”着他们,另一方面,他们其实还没长大,或者说他们还不愿意长大,怀旧不免显得无奈,显得沉重。

怀旧,是人生无措时的精神慰藉

这几年,每逢儿童节,“80后”之间略带调侃意味的祝福语往往很流行,并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去年,根据上世纪80年代动画片改编的大片《变形金刚》上映,不少年轻人蜂拥电影院,当稳重、睿智、勇敢和富于同情心的擎天柱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不少人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去年,青年作家桑格格的《小时候》出版,立刻拥有了无数追捧者,一个个童年小故事,引发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在网络上,怀旧社区吸引了无数年轻人,他们在网上晒童年的照片,晒儿时的玩具,晒自己的房间,还有动画片、小人书、漫画……对“80后”这一代人来说,眼花缭乱的社会为他们提供了一切,这些都是以前几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社会竞争加剧,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他们有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迷茫和无措,而怀旧可以让心灵变得丰润而蕴藉。

生于1981年的西戡,读的是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从小品学兼优,尽管自己的发展道路比较清晰,不过,他仍常常感到困惑,是在高校从事学术工作,还是投身社会,或者自己创业?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每时每刻都摆在他面前。“我对人生常常有一种深深的迷茫感,虽然说,如今我在读着自己的历史专业,但很多时候,我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走在自己的路上?如果不是,那么,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真正的路呢?这种迷茫和苦恼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归属感,内心是动荡漂泊的,这个时候,想想童年的生活,回忆回忆小时候读书的情景,眼前浮现出同桌那个喜欢偷偷写日记的漂亮女生,这些微微有些泛黄的记忆,似乎成为了今天生活的一种镇定剂,抚慰着自己。”

“有的时候,我脱掉鞋子走在城市的草坪上,仿佛站在家乡的田埂上,这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怀念。”蓝蕊是一家设计公司的设计师,生于1982年的她大学毕业后工作4年,但已经换了好几家单位了,她的工作状态就是不停地跳槽:第一次,是一家皮包公司,每天炮制那些骗人的药品广告,她于心不安;第二次,是一家国企,成天没事干,有设计机会也轮不上她,她不想浪费时间;第三次,换了一家外企,整天忙碌,但自己就像一个不折不扣的螺丝钉,没有发展前途……现在的蓝蕊自己成立了一个设计工作室,能否闯出一条路来,她常常心怀忐忑,因而,从喧嚣中脱出身来,回到过去,在以往的岁月里重新找回自己,想清楚一直以来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她经常做的人生功课。“每次怀旧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总结过去,也有了更大的勇气去面对困难。”蓝蕊说。

调查显示,“80后”之所以怀旧,51.2%的人认为是“现实不太如意,机会太少,竞争压力太大”;43.5%的人认为原因是“社会急剧变迁给现代人带来的心理紧张和压力所致”;还有43.3%的人表示,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疏远和人际信任的危机”。面对这些现实的社会和心理困境,怀旧成为“80后”的一种粘合剂,有效地粘合过去和现在,弥补隔阂,抚慰浮躁的心灵,重建心灵家园,从而更好地面向未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