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明情理才能说服孩子
讨论概要
一名男孩因为早恋被母亲说了一顿,他有点想不通,喝点农药,幸好后来被救过来。
认识到早恋是正常的现象,这是多数人的共识。面对早恋,家长应当多些轻松,如果能上升到这是孩子“知道爱了”,那是更高的层面。解决早恋,更多是教孩子如何学会取舍和承担责任。
要视自家孩子以及性格而定,方能做到“因人、因恋”制止孩子早恋。——王忆
对于早恋宜疏不宜堵。 ——隶人
要疏导,不要强硬。——jswcls
警钟需要提前敲。——董刚
架起沟通的桥梁是关键。 ——岳明召
对“孩子早恋”不妨来点“冷处理”,之后父母会蓦然发现,所谓“早恋”不过是莫须有的。 ——吴江
处理早恋应该 “静悄悄”,多私下沟通,通过“下毛毛雨”的方式,达到润物无声劝诫引导的效果。——李英锋
早恋是孩子青春期的正常反应。 ——屈连城
其实,很多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他们把相互吸引当成 “恋爱”,所以面对孩子早恋,如果家长强加阻止,往往会适得其反。 ——王长远
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告诉孩子有爱的情感,但是还缺乏爱的能力;帮助孩子判断正确的情感方向,做出自己的理智选择。 月在人间
早恋需正视而非驳斥。 ——荣玉平
学会疏导,帮助孩子逐渐认识恋爱和婚姻的责任,从而让孩子自己学会在感情中取舍。——殷建光
早恋的孩子也需要尊重。 ——程绍德
家长要学些青少年心理学
夕雨(沈阳)
作为现代家长,要在与孩子同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杂家”,为了孩子身体健康,要略知保健常识,营养学知识;为了督促孩子学业,要略知一些文化知识;为了孩子心理健康,理应略知一些心理发育常识,可以向书本,向网络,向心理学专家请教,多掌握一些实用的青少年心理学。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感觉这是正常的事情,也是人间丰富美好的感觉,不要让孩子有自卑和失落感。因为中学时代是身心发育和思维发育的关键期,所以要让孩子明白必须处理好感情与学习的关系,而且人是要有责任感的,对自己的爱要有能力,有责任去承担,而青少年除了热情,没有他物可以让其承担起那份爱的责任,让孩子的精力植根在学习的土壤里,然后灌溉知识、友爱、互助,用时间的阳光和雨水滋润它,无论它们以后是否发芽,是否结果,都无关这份感情,只是一个成长的经历而已。
爱慕不等于早恋
李建波(河南)
学生对异性产生爱慕不要轻易给戴上早恋的帽子,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在向异性学习、相处的同时,知道应该注意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控制住自己的行为,要有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对方负责;另一方面,开阔视野,把自己的兴趣和视野放得更宽一些,更大一些,与更多的学生相处,接触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动情晓理而非动拳晓力
崔廷宝(沈阳)
早恋属于青春期的情感懵懂,大多数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早恋,这是人某一成长阶段的正常反应,并非洪水猛兽般不可救药。对于早恋,家长、老师要保持充分的理性,宜导而不宜视而不见或诉诸暴力,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带来柳暗花明之效;倘动之以拳、晓之以力,其害无异于青少年手中的那瓶毒药。大人对此要将心比心,千万不能简单粗暴地实行 “大棒主义”。与此同时,家长和老师要因势利导,实施 “转移之法”,将早恋双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业方面的互助和赶超上。
为孩子补补人际交往课
王凤娟(浙江)
家长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恋爱,作用十分有限。毕竟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很多,不可能限制得了。记得肖复兴在小说《早恋》中说过:早没有恋,有恋就不早。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了这种情感的需要,这怎么能说是早呢?谁又规定了必须啥时间段才可以发生恋情,而在此之前就算是早?因而,家长不必一味地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比如恋爱,而有必要为孩子补补人际交往课。家长应经常和孩子沟通,加强孩子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引导和培养,让孩子明白青少年结交异性朋友是正常的人际交往需要,让孩子学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火候,让孩子学会正确地与人交流和交往。
不必过于紧张
zhaochunxuan333(沈阳)
我是一名中学生,早恋的问题经常被提起。少年到了十几岁就会“怀春”.我们班也有好几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当然,这样会影响学习生活,会因把握不好情感而产生种种问题。早恋不是好现象,我们还不够成熟,但老师家长也无需太紧张,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产生误解或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处理这样的问题,应多交流,多引导,别急于求成。孩子是单独的个体,需要尊重,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相信慢慢会醒悟过来,最少可以更理智地应对自己的情感。
别视早恋如“洪水猛兽”
张学斌(河南)
一般情况下,大多的家长都视孩子的 “早恋”如 “洪水猛兽”,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的就会大动干戈地进行百般阻挠。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更容易将孩子推向真正恋爱的境地。家长更应该做的就是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找准契机,针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正确疏导,以真诚的态度让孩子在内心深处认清早恋的危害,及早抽身出来。并积极地帮助孩子去和异性之间进行正常的交往,从而让其在群体交往的过程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而不是以粗暴地形式去硬性阻止孩子和异性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