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辩论技巧 辩论的语言技巧
大学生辩论技巧
辩论中,观众的心理定势对辩手的影响和作用是很大的。某方辩手的观点、主张、辩论方法、辩论语言等,若符合观众的心理定势,就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 下面看一个例子: 在一次“大学生可不可以下海经商”的辩论比赛中,正方的一辩这样开始他的发言: “朋友们,在我们这个‘有钱非通用,无钱万不能’的时代里,钱这个身外之物一定令在座的各位男女苦苦追求过。也许哪位女同学为缺少一元钱儿卖不到自己喜爱的‘玉兰油’伤透了脑筋;也许哪位男同学因缺少五角钱而不能吃上一份红烧肉只能吃盘白菜而伤痛了脑袋;也许哪位同学因缺钱买不到邮票寄信以至于难以向远方的亲人倾吐亲情……也许,无数的也许。看来只有钱才能有风采,才能让人生存得更好。钱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精神享受。而下海经商首先可以开拓生财之道。这样来说,何乐而不为呢?这是其一。其二……” 这位论辩者紧紧抓住现场观众感兴趣、联系紧的日常生活琐事临场切入,就地取证,讲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深得观众的认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位辩手的成功,就在于他紧紧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定势。心理定势,又称心向,是指人们一定的心理活动模式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以下方法让你在辩论中照顾好听众的心理: 看法定势。就是辩手在观点、主张、信念上要尽量适应观众。一是要善于为观众提供充分有效的论证,并且能用具有巨大说服力的结论去征服观众;二是要为观众提供认同自己观点的材料,帮助他们认可自己;三是要始终保持掌握真理的气势,让观众哪怕不明白你的观点,但也始终“感觉”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话语定势。让辩论的用语尽量贴近观众们的说话习惯。说话要浅显,可以多使用一些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少用书面语和文言文。说话要流畅,吐字清晰、语句连贯,让观众的思维随着你的声音一起缓缓流动。 情感定势。在你向对手发起进攻的同时,兼顾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观众总期望辩手能够在辩论的全过程保持自信,而不是自负;能够在突发的情况下,保持沉着,而不是方寸大乱;能够保持十足的亲切感,时时留意着他们,而不是对他们视而不见。 表现定势。观众就是观众,当他们看到的辩论是精彩绝伦、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思想深刻的时候,他们会自觉地报以掌声和喝彩;相反,如果是一场糟糕、混乱的辩论,他们的厌恶之情也会油然而生,他们会报以嘘声,甚至退场表示抵制、抗拒。辩手一定要适应观众的这一心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处变不惊。这才是制胜之道。 想看更多关于大学生辩论技巧的文章,点击佛山口才中心。
辩论的语言技巧
正面进攻,是指运用真实判断直接确定对方论证的虚假,或者以自己论据的真实性推出自己论点的真实性。 一起看看这个例子: 1860年6月,在牛津大学的讲坛上,自称为“达尔文卫士”的赫胥黎为了捍卫进化论,与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舌战。 威尔伯福斯首先用一副流氓的腔调发难:“究竟是通过你的祖父,还是通过你的祖母,你才从猿猴变过来的呢?” 赫胥黎面对这种侮辱性的挑衅,从容镇定,礼貌地回击:“人类没有理由因为他的祖先是猴子而感到耻辱,与真理背道而驰才是真正的耻辱。只有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而又要靠祖先名位的人,才会因祖先的野蛮而感到耻辱……” 威尔伯福斯大主教顿时语塞,无言以对。 在上例中,面对论敌的恶意挑衅,无端发难,赫胥黎不躲不闪,理直气壮,直接从对方的论点切入,抓住要害,揭露实质,这就是辩论中的正面进攻。 正面进攻是辩论中常用的手法,既可以用于立论,也可以用于驳论。它以事实说话,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想拥有一流的辩论口才,就不得不好好地掌握正面进攻的技巧。
那到底该如何向对手发起正面进攻呢? 把握开局主动。辩论场上,谁争取了主动权,谁就有了取胜的确保。为了掌握主动权,我们首先就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要保持充足的自信,显示出凌厉的攻势。还应该在开篇立论中做到稳扎稳打,尽量讲一些四平八稳、留有余地的话,既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也不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确保语言干净利落。辩敌的观点在哪里落脚,你就朝哪里“开火”。对准辩论的焦点,不拐弯抹角,不添加多余的语言,以酣畅淋漓的情感、干净利落的话语瓦解对手的观点。不说半句废话,确保每句话都有“战斗力”。 抓住对手的核心观点。为了扰乱你的进攻,对手可能会在立论的时候,把自己的观点分成很多小点、很多层次。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你一定要善于鉴别对手观点,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主要观点中的核心的部分,展开你的正面进攻,这样才有效率。 争取牵制对方。对方发言的时候,一定要静心地聆听。从他们的措辞、语调、声量中,尝试判断他们观点的薄弱环节。在攻辩和自由辩论中,集中攻击这些环节,力求先声夺人;取得优势后,不要轻易松手,而应“宜将剩勇追穷寇”,积小胜为大胜。 想看更多关于辩论的语言技巧的文章,点击深圳口才学校中心。
善于搜集辩论材料
在一场辩论中,材料是构成命题和辩辞的依据,没有材料,命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辩辞也就言之无物,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看看姜丰如何在辩论会中反败为胜: 在1993年的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上,反方复旦大学队与正方剑桥大学队就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首要条件”唇枪舌剑,势均力敌。后来,反方多处引经据典,佐证观点,增强了可信度,显示了势不可挡的雄辩威力。 辩论一开始,正方气势不凡,一口气向反方提出了十个问题,反方一辩姜丰在攻势面前不为所乱,娓娓道来。她分三点来论证温饱不是道德的首要条件。在论证过程中,她列举了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埃塞俄比亚和国困民乏、战火连绵的索马里人们依然讲道德的事例;引用古语“人无好恶之心,非人也”来说明人有理性,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谈道德;讲述了孔子的学生颜回在只有一箪食,一瓢饮的情况下,仍然“言忠信,行笃敬”,杜甫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依然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后,她引用了雨果的话“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道德是石,敲出希望的火;道德是火,点燃生命的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类之路;道德是路,引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进一步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她的辩词既有明引,又有暗引;既引名言,又引故事;既引观点,又引典故,根据主旨,随口道来,既展现出辩者的口才,又增添了雄辩的威力。这和她在赛前搜集了大量详实的辩论材料是分不开的。 所以辩论前的材料搜集工作,要做得尽可能广泛一些,宁滥勿缺,有备无患。凡是有助于全面、深入阐述辩题的材料,都应该广为搜集,以备不时之需。否则在构思辩辞的时候就会捉襟见肘。
那都应该搜集哪些材料为辩论服务呢? 抓住事实材料。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在辩论过程中,没有比适时地举出恰当、真实的事例更能证明你的观点了。事实材料多来源于新闻和历史,你可以翻阅书报杂志获取;还可以使用网络的搜索引擎,直接输入辩题的关键字,检索获得。 依靠理论材料。光有事例还是不够的,俗语云:“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理论对于辩论也是必要的。但在搜集理论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某一理论是否切合你的观点,以及你是否已经清楚理解其含义。用错理论的辩论,只会贻笑大方。 收集寓理于事的材料。民谣、寓言、神话、统计数据、实验成果等都属于这种材料。它的大好处就在于,能把事例和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空讲事例的片面,也消除了空讲理论的抽象,使辩论论证更有效。 准备专业材料。当辩论涉及某一门自己不熟悉的、具体的专业学科时,例如让中学生辩论“克隆技术是弊大还是利大”,这方面的准备就必不可少。一定要从辩题所包含的每一个专业概念入手,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准备材料。 寻找反面材料。你除了要寻找印证己方观点的各种材料,以备自己立论之需,还可以找一些与己方观点对立的材料,分析对方的辩论战术。从反面材料中,找出己方理论的弱点,在比赛中能更有针对性地抗击对方的进攻,变被动为主动。 想看更多关于善于搜集辩论材料的文章,点击成都口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