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沟通技巧

教师和学生是需要利用沟通来进行维护关系的,特别是初中生,叛逆的性子,每个学生沟通的方式都不一样 ,要学会如何应对顽皮学生的沟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师的沟通技巧,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教师与学生的四种沟通技巧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技巧一、学会聆听学生


以前,当学生犯错误时,我总是习惯于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认为自己的“经验之谈”是“拯救”孩子的灵丹妙药。事实上,这种“训话”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潜伏下来,成为师生之间的一道情感障碍。正如一位教育心理学专家所说:“当你滔滔不绝而孩子沉默不语或点头称是时,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这只不过是孩子想尽快逃脱你的喋喋不休的一种手段罢了。”这个道理是我在与班上的一名小男孩由“对抗”到“对话”的关系转变中领悟出来的。要想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老师首先要学会聆听,只有积极聆听孩子的诉说,老师才能捕捉到他的需要与愿望,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孩子的内心,采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个小男孩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顽劣”的印象。开学第一周,他就接连出现早自习打闹,上课讲话、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现象。 我开始一次次地找他谈话,给他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可是面对我的询问和说教,小男孩总是强词夺理,极力为自己狡辩。他的抵触情绪使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应该寻找一把真正能打开他心锁的钥匙。


他为什么总为自己辩解?为什么不听劝解?为什么屡教不改?于是,我想到了和他关系紧密的人——家人,同学。我便尝试与他家人和关系好的同学交流沟通,了解他的情况,通过和他父亲及同学的谈话,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孩子父母离异,对后娘极为不满,个性很强,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我行我素,懒散,缺少合作的意识,这就是导致他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令人不快的言谈举止的原因,所以,他为了维护自尊,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他总是极力申辩,不肯承认错误,防范意识强,总是以进攻别人的方式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因此,我觉得现在需要的不是喋喋不休地对他教导,而应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基础上的倾听,听一听他的理由和委屈,听一听他的愿望和要求,于是,我决定试一试。


当他犯错误时,我不再采取批评他的态度,而是找一个能使人心平气和的环境和他谈话,每次我都是倾听者,他是讲述者。在倾听的过程中,我偶尔作一些简洁具体的回应,以帮助他去清楚了解他的感受和经历,如: “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在这件事上,也不能全怪你”这样中立而表示理解的话。他的眼睛告诉我,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慢慢地,我们的谈话中出现了这样的语言:“老师,我尽快把作业补好。”,“老师,我错了。”,“老师,下次我不会了。”……我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惊喜,依然温和地看着他。每次谈话结束后,我都会拍一下他的肩膀说:“我相信你会做得很棒。”他逐渐学会了管理、合作和反思自己。我的积极倾听使他懂得了如何管理好自己,如何与他人合作,等道理,并让他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身体力行,这样,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正着自己,并在不断进步中得到快乐。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技巧二、学会无声的沟通


以前,我对“沟通”二字的理解是不全面的,认为老师只有和学生谈话才叫沟通。事实告诉我,无声的语言同样可以发挥沟通的效能,而且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便捷、快速、有效,这是师生沟通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气色,甚至是作业本上老师写出的评语和符号,都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这些无声的语言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和信任,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在无声的沟通中建立。比如,在交往中,正确使用老师的目光,善于利用自己的眼睛洞察和控制学生的心理,促成师生间的心理相容、相通。在课堂上,学会调整你的目光,照顾到班上每个同学,对专心听讲的学生,用热情的目光,表示满意的心情:对精力不集中,搞小动作或窃窃私语的学生,老师就用冷漠的目光注视几秒钟,待双方目光接触后再离开,这样既起到了告诫作用,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然,这就是师生之间最佳的无声而有效的沟通。另外,在师生交往中,教师注意运用手势语言的幅度、次数、力度等技巧,也能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技巧三、学会笑对学生


人们常说,“相逢一笑泯恩仇”,发自内心并渗透感情的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人际沟通中的“增效剂”。因此,不管怎样的学生,也不管他怎样的生气,只要老师你张嘴对他微笑,他就会感到你没有恶意,就会放下戒备心,听你说话,就会渐渐打开心扉和你交谈,就会渐渐的接受你的观点,去反思,去自省,进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记得我班有一位大个子男生,性格十分倔强,喜欢我行我素,从来就是吃软不吃硬的那种,我刚一开始不了解他的情况,一旦发现他有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就马上板着脸批评、指责他,而这位男生不但不接受,还会马上站起来跟我狡辩,结果弄得我不知所措,草草收场,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后来我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了反思。一次,在课堂上他又在掉头与后面的同学讲话,此时我并没有马上制止他,而是微笑着对他说,“某某同学,有事下课再说,好吗?此时,他马上回过头来,并停止了讲话。课后,我找到了那个学生,又微笑着对他说:“老师现在想了解一下你刚才上课想说什么,不知你愿不愿意告诉老师?”他愣了一下,当他看到我的笑脸时,脸上一脸愧色低着头说:“老师,是我不想听课,找同学闲聊。”“噢,是这样。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他脸一红说:“老师,我知道我错了。我向您保证,以后绝不再犯了。”“你能认识错误,而且以后不再犯了,这很好,老师相信你。”我拍着他的肩膀再次微笑着对他说。“好,你现在可以回课室了。”果然,这一招很管用,在以后的课堂里,很少见他有违反纪律的情况出现。而且,他每次见到我,也总是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我想,如果我不是微笑着与他沟通,很难有这样的叫人开心的结果。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技巧四、适时进行自我反省


老师批评学生难免有简单武断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受了委屈或者让学生一时想不开,而老师这时置之不理不及时沟通,甚至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就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而产生怨气和抵触情绪。老师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就应该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并勇敢地作自我批评,师生之间才会前嫌冰释,感情倍增。


记得我班一名叫王欣的男生他靠墙坐,接连几天,上课常常坐姿不正,背靠着墙,两只手分别放在前后两张课桌上,还不时与后面同学交谈,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干扰了同学的学习,有一天,在课堂上我就对她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当时他不但不改正,反而趴在桌上,见此情况,我没有跟他纠缠下去,便说:“下课我们谈谈。”下课后,我马上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接受老师的批评,这时他理直气壮地说:“黑板反光,我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我不想坐这里。” 一听这话,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接着我连忙向他解释并表示歉意:“对不起,刚才是我没了解情况,就乱批评,真是让你受委屈了。根据你的情况,我可以向你班主任反映一下,看能否帮你解决。’’看到老师诚恳而友善的态度,这位男生也不好意思地说:“老师,该是我向您道歉,我不该影响老师上课。”如果没有老师的自我批评与反省,我想也不可能消除他心中的不满,并让他懂得反省自己和宽容他人的道理。


总之,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是双向互动的,一切良好的沟通都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爱,只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能以心换心,用真诚换真心,那么你的一切沟通行为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都学会沟通,善于沟通,掌握沟通技巧,为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而努力!但愿师生在沟通中更加理解,更加和睦,更加友谊,更加快乐!


怎样提高教师的沟通技巧


正确认识沟通双方的身份


沟通伊始,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双方的身份与立场有明确的认识,要知道是在跟谁沟通,应该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沟通中教师更多是去引导家长而不是去要求家长。也就是说,教师要更积极地去分担教育孩子的任务,而不是过分依赖家长的配合。因此在沟通中我们应该把自己摆在与家长同样的水平线上,让家长知道虽然身份不同,但是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相同的、相通的,充分肯定双方的重要性,从心底唤醒家长配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说服别人是一门艺术


同样一个意思,会说话的人能说得人笑起来,不会说话的人能说得人跳起来。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去迎合讨好家长,而是强调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它能够让我们的沟通更加愉快与成功。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重视,因此,我们要给予每一位家长充分的认可与肯定。


交流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彼此的态度。比如在接待家长时,给家长让座倒水之类简单的礼貌细节,在交流时放下手中所有工作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与建议,这些都会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家长也会因此去尊敬、重视你。这样的交流就是愉快的,更是积极的。沟通双方彼此尊重会使沟通更主动和高效。


沟通中的退与进


在家长意见与幼儿园要求发生较大分歧时,我们要有适应事态发展的态度。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些不同。比如,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的特殊情况去给孩子争取特殊待遇,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强硬地拒绝,适当“退”一步,宽容的态度会让教师在与家长解决这类特殊事件中得到理解与支持。“进”则指的是我们要在工作中更加主动、更加勇于承担。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进一步”,勇于从孩子的过错中发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主动承担后果。这会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爱,进而认同教师对孩子的爱跟他们的爱是一样的。关键时刻的“进一步”不仅避免了矛盾的激化,而且使得沟通更加和谐与融洽。


时刻理解与感恩


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家庭情况更是各不相同。我们要充分理解每一位家长的不同行为,用理解与感恩的心去看待每一位家长。当遇到问题时,要从多方面考虑,更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一个孩子经常犯同样的错误,老师的责任不是简单地通知家长埋怨家长,而是问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注意、没有帮孩子改正。其实如果我们常怀感恩的心和理解的眼光,付出是会有回报的,它会让你和家长的交流充满爱。


满怀理解与宽容,灵活地运用各种沟通的小技巧,洋溢着爱的家园共育会使得沟通更双赢,教育的环境更和谐,孩子的成长更健康。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一、要采纳学生合理的建议


教师在工作中必须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当学生得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教师的肯定并得以实施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管理学生的方式。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二、教师应及时作好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工作


现在不少学生家长无暇顾及子女,而又对子女寄托了很高的希望,因而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推给了学校,推给了教师,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家长一般只满足学生物质生活上的需求,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时候,作为教师,应在分别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情况下,做好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和谐统一,使学生得到较好地发展。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四、“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最好请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当然,家访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除每个月月末的两户人家的定时访问外,平时也可以采用电话沟通,联系本沟通,约谈等形式,甚至可以是网上聊天的方式。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五、“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其实,很多学困生的家长,因为家长间的互相联系,在他们的内心,也有一种因为子女读书成绩差这个问题而感到自卑的因素。所以经常可以看见,一年级时所有接送的家长在门口窝成一团,互相间议论学校发生的事。而到了三四年级,有部分学困生的家长渐渐淡出了这个圈子,整天听着别人的家长议论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当问到自己的孩子时,他说不出口,所以避而远之。而往往这样的家长,他很不愿意和学校老师做沟通工作,甚至有部分家长会因此而觉得老师对他们也有偏见。像这样的家长,老师一定要注意多主动去表扬他们的孩子。切忌见面就告状。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六、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在思想上多和学生交流


教师应确立平等观念,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的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一开始就客观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家庭的经济条件的好坏、学习成绩有优劣等,但这些差异是教师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不是教师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的依据。作为教师,如果对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家庭社会背景不一样、学业成绩不一样、正取或借读的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待遇,势必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在我心目中每一个同学都一样,不管你的家长是谁,你的成绩如何,都同样是我的学生。比如,在安排学生的座位,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子的高矮来安排,而不是根据其他关系的。在批评犯错误的同学,包括平时对待每一个同学时,都注意每一个眼神、表情甚至每一个细微的手势,因为同学有时会因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手势而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你处事不公平。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处处关心学生,多同学生交流。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社会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还不成熟,因而家庭环境就会影响部分学生的情绪,如父母经常吵架、离异等使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波动较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现实世界,由于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需要及时排除或疏导。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必须经常深入学生实际,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状况,注意学生的言行动向,善于抓住苗头,当学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尚在萌芽状态时,就加以提醒制止,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要一方面进行严肃的批评,提出制止他这种不良思想萌芽的要求;另一方面,进行启发诱导,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事例来引导他认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