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
认知压力
毋庸讳言,压力广泛存在于IT行业,屡见不鲜的自杀事件,高密度的人员竞争,金融危机,就业压力。
所谓的IT高薪下带来的是高强度的学习成本,时间成本,和对应的技术风险。当然,也有人可以考虑不学习,但是在现在的现实外部条件下,结果显而易见。既然无可避免,不妨主动学习,主动预知现实可能面对的压力情况,做对应的处理,管理异常情况。显然,这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项目而言,需求往往很难,对于压力而言,对自身压力的认知与评估也如是。
假设A,B,C三人一起参加速读比赛,A是上届冠军, B是新秀,C是被主办方拉过来凑数的,只是去抽个人数,混个出场费。显而易见,C将是三人中压力水平最小的,在现实之下,C没有赢取比赛的动机,A 和 B都有赢的主观愿望,因此他们两人都会存在压力。
然而,我们都有吃饭、睡觉的主观愿望,但是都不会觉得有压力,因为我们已经现实情况驾轻就熟,但是,如果前一天吃饭如果吃到虫子,也许今天就要考虑考虑这饭里面是不是干净了。这时,在环境变化,对于现实不确定的情况下,压力也会产生。
如果我们换一个吃饭的地方,就可以积极的改良吃到虫子的几率,甚至所谓减到0。然而,如果公司规定只能在一个地方吃饭,而你讨厌虫子而且无法改变现状,压力可能升级到慌张。换个角度,如果你像《肖申克救赎》中那个图书管理员承认吃到虫子这个事实,而且甚至认可虫子的营养度,压力也许就不复存在,因此心理期待能影响自身对压力的反应。
一般来说,我们对于吃饭不吃到虫子的期望是很高的,对于一辈子不买房子的期望也几乎为零,我们总是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期望,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哪些期望对于自己会产生哪些影响,因此对于随之产生的压力也缺乏有效性认识。写下自己的期望,做出对应的计划是每个成年人应该或者已经在做的事情,写下来,能够加强自己对于期望的认知,从而认知压力。写下来,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策略。
压力策略
策略也许换个名称会更加熟悉一些:方法论。可惜,从来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也从来没有环境能够完全一模一样,然而,有一些思考策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这些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还有比如《做最好的自己》等等个人管理方面的书籍中,都有一些共性的策略,运用于解决问题也是简易而实用。
优先级策略
一般来说,事物优先级有重要和紧急两个属性,分别将它们放到A, B , C, D象限中。而后根据日程安排以A, B, C, D顺序排列。
通常,对于紧急而重要的事件,比如写完进度报告、完成功能项A等事关工作的重大问题,我们都会按质按量完成,不同的是,对于 B “紧急,不重要” 和 “不紧急,重要”的处理,一般来说:
紧急,不重要: 一些急需干完的小事,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不紧急,重要: 长期计划,对于个人将来产生重大影响,如个人的学习任务。
对于两者的处理往往微妙,很多时候都是沟通和技巧性的问题,然而对于两者的确定与坚持往往对于自己产生长期的影响,一般来说,我倾向于完成“不紧急,重要”的事情,而将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交给别人或者工具。
按照这个分类,每天的任务就可以按照优先级排列出来,用纸条或者工具(Outlook, Live Calendar, Google Calendar……)排列出来,每天的工作就会比较有条理,对期望值高的工作投入对应的时间,资源,一般就能处理日常的工作压力了。
任务拆解
有效性在工作中往往涉及到多层关系,个人有效性,还有系统有效性。在有效性的处理上,不需要涉及到外面的装饰,重要的是骨架,结构。
拿读书举例。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读书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在众多所谓的速读技巧中,检视出重要的词汇是速度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有效沟通》中,将人与人之间从陌生人到好朋友之间也分为五个层次,从而,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分为五种。总之,将目标分解为环节,在各个环节的有效性从而形成卓越。
在面对压力时,把它当做玩具,分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对于不确定性高的部分投入对应的资源和精力,按照现有资源和优先级排列逐一解决,原来那些压力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在对面超出自己现实的压力时,往往缺乏的是系统性的思考,从系统性上来讲,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尤为必要(从这个角度看,英语是必须要学好的!)。
最坏结果
有时我们往往尽了全部力量,却离成功总是差那么一点,现在的现实生活中包容好像还不够完善,自身对于最坏结果的评估和承受往往至关重要。
有一种观点是趁着自己还年轻,所以不怕失败,其实并不是年轻人不怕失败,而是积极的心态不怕失败,与年龄并无直接关系,也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可以承受的。因此,对于失败的风险评估,对最坏结果的预估程度必须有理性的认识。失败往往与成功是一条路的两条岔口,离的距离也许挺近,结局却差距很远。从获得的结果来看,是不公平的。然而,在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前,要问两句:
一:最坏结果是什么?
二:你能承受吗?
压力从来就不会消失,只是有大和小的区别,可以接受吗?不可以接受?怎样才可以接受?总之,以积极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然而,系统中个人积极只能影响,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您看,我这不是也被压力整的去休假了吗?